对于两岁多的孩子,大人们该如何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

2020-02-12   妈咪爱挠头

今天,挠挠头想给大家讲讲如何正确的教育两岁的孩子。

1、走马灯一样转变的2岁儿

在这个时期,感情变化激烈,一下子兴奋异常,一下子又沉默不语,既紧张又松懈,象走马灯一样变化万端。连简单又明了的选择也无法做到,在正反两面之间,逸巡往来着。连“要”、“不要”、“去”、“不去”等简单问题,也会引起一场哭闹不休。有时又象破唱片一样,会将同样的行为与语言重复着,直到母亲下令叫停为止。

有时候,对新的食物或衣服也很难接受,反而重视古老的、自己熟悉的东西。又认为世上的事必须在一定的方法,以及良好的顺序下进行方可。个性强的2岁左右小孩若与顽固的父母发生冲突时,须要多提高警惕心。对这时期的孩子,父母需要付出很大的忍耐心。象教导排队候车、交替做事等能力,因在此阶段尚属孕育等待萌芽时期、

2、债状又具魅力的2岁儿

以上只说明了婴儿坏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精力,热情、活泼。我们若能充分了解这种性质,就能欣赏他们特有的魅力行为,享受其中乐趣。他们生气勃勃、天真烂漫,对新世界的惊吓、丰富的想象力,对生命的强烈兴趣、大方慷慨等,都是孩子特有的魅力。

3、自我意识的开始

孩子进入这时期后,将要学习些什么呢?拥有这时期孩子的母亲,跟拥有10岁左右孩子的母亲一样,必定会作如下回答:"我想,除了学习如何使母亲生气、增添麻烦以外,并未学习其他东西。”的确,母亲做这种不平之鸣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我们从超越日常生活上不满的观点来看,在此成长期的孩子对社会的顺应与自我确认的对立问题上,总在认其地适应学习。孩子在生下时,并无“自己”的意识,但在环绕自己四周的环境中,需要很长时间来辨别“自己”与“非自己”的界限。因此,第一反抗期就成为孩子在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苏醒的时期。

4、不分大小事都要反对

为建立自我意识,孩子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反抗父母,不分大小事都持敌对态度。为要知道自己能力如何?做什么才能满足自己?孩子不得不否定父母的一切命令与交代,尝试经验反对的阶段。换言之,这个年龄的否定性的自我主张,乃是为达成自主性的一种痛苦闹事罢了!若要分辨走路不稳阶段时孩子的“自我”,与迎接第一反抗期孩子的“自我”之异同处,的确有些困难。

在走路不稳的阶段,虽说是行动自如,但因根本上是个婴儿,因此非常天真无邪,在欲望上显示出“单向车道”的倾向。但到了第一反抗期,天真无邪就消逝得无影无踪,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也从“单向车道”改为“双向车道”。在自己的幼小人生中,第一次要跟自己心中的许多矛盾作一决战。孩子开始自问:“啊,自己应该往哪儿去呢?是恢复为原来的婴儿呢?还是向前推进做个孩子呢?该做些什么呢?听父母的话去做呢?还是随着自己的意识呢?究竟选择哪一个好呢?

不管怎样,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5、不能什么都答应

在这时期,最容易触犯的另一失败,就是母亲害怕抑制孩子。当2岁半的孩子提出要求,母亲们就照单全给。举例说,孩子表示讨厌母亲立下的限制,就立即放宽,甚至完全取消,让孩子去胡作非为。不久,家庭内的亲子立场变得颠倒过来,由孩子代替父母支配家庭。这是产生“暴君症”的开始。受到这种待遇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毫不学习顺应环境,因此进入幼儿园后,被要求服从纪律时,就产生许多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无法服灰纪律,无法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