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雯护肤小课堂:眼霜涂全脸,是真有效,还是真有钱?

2020-09-29     秦吖吖

原标题:雯雯护肤小课堂:眼霜涂全脸,是真有效,还是真有钱?

最近 我妹妹 在护肤上总犯懒,早晚恨不得擦个乳液就搞定全脸,但是又担心乳液抗皱、美白功效低,皮肤变差了怎么办?

犯难之时,妹妹想到了前段时间很火的“全脸眼霜”,按某品牌的广告宣称,这是一款全脸淡纹的宝藏单品,一支即可带来全脸弹润柔滑。

这种全脸眼霜,值得买吗?直接当面霜用,真的好方便哇!能达到抗皱的效果吗?”

厂家通过眼霜的概念即更强的抗皱、保湿能力以及低刺激性倒推到全脸眼霜当面霜使用相比面霜更有优势,看起来没毛病,毕竟眼霜用在面部安全性应该没大问题,不过在我感觉不过是厂家为了让你用的快一点、多花钱的小技巧。

要说全脸眼霜是否有必要,我们得从眼霜有没有购买的必要说起。

眼霜有没有必要?

先说结论,有必要

(1)眼部皮肤的区别

眼霜的设计也是因为眼部的皮肤有其特殊性,同时还涉及眼结膜、角膜等的刺激性问题。

一般来说眼部皮肤的厚度约是面部肌肤的 1/4,机械力度较弱,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建议涂抹眼霜使用无名指,无名指肌肉力量弱,不容易让眼部皮肤受伤,光电设备在眼部的应用也是要求能量较低的,也是眼周皮肤生理特征决定的。

眼周皮肤的汗腺皮脂腺数量极少,导致天然保湿的皮脂膜形成困难,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空调房或暖气房里,眼周是最先感觉到干燥的部位,所以眼霜的保湿功能应该是基础

不仅干燥容易导致皱纹,眼周的表情动作丰富,皮肤真皮层较薄经常挤压更容易形成皱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鱼尾纹基本是大部分人的第一条皱纹。

另外,眼部皮肤还有很多特定问题:黑眼圈、眼泡肿、粟丘疹、皮脂腺异位等,眼霜设计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进来。

不过眼部皮肤不会长痘痘也不会出油、毛孔粗大,不需要像面霜那样设计复配成分照顾方方面面。

(2)眼霜对眼球的安全性

检测化学物质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的传统实验是兔眼实验(德莱兹测试),这个实验由FDA的毒理学家H·德莱兹和雅各·M·史派斯于1994年设计。他们将0.5毫升的测试物质涂抹到一只受限制但有意识的兔子的眼睛或皮肤上一段时间,观察活兔子眼刺激作用的发生是结膜、角膜、虹膜和泪腺等眼球结构共同参与的过程,其受累范围反映了眼刺激作用的严重程度。

不过随着人们对实验动物福利越来越重视,现在很多公司都是细胞模型来替代兔眼实验,这里写出来是为了说明眼球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尤其是眼霜的敏感性、刺激性。女生眼部化妆品实在太多,甚至化学防晒霜,都有刺激性,眼周护理还是小心为好。

国家规定怎么说?

前段时间国家药监局在官网刊登了《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二)》,里面有个问题我之前也没想过,就是化妆品标签里关于使用方法的说明:

产品名称为“全脸眼霜”,标注使用方法为“既可涂抹于眼部也可涂抹于面部其他部位”;

产品名称为“面霜”,使用方法中作用部位包括眼部、唇部、面部等。

……给我看懵了。

这合适吗,这类产品如何监管?

官方回应是:化妆品的产品名称一般应当与产品的使用方法、使用部位、使用目的等产品属性保持一致,不宜使用“全脸眼霜”等消费者不易理解的产品命名方式。产品名称或标签标注使用方法涉及多个使用部位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产品名称或标签标注内容中所涉及的更严格的安全性要求进行管理。

“全脸眼霜”这类产品,产品名称中包含“眼霜”或使用方法中作用部位包括眼部、唇部、面部等,均应当按照眼部化妆品的相关安全性要求进行管理

护肤品的渗透性

这么看来,“全脸眼霜”这类消费者不易理解的产品命名方式还是被国家药监局点名批评了。

除了命名方式,眼霜当面霜涂,有效成分渗透不进去就是白涂。眼周皮肤表皮的厚度仅为面部皮肤表皮厚度的1/4,化妆品相对容易渗透,不需要过强的促渗透系统,而且往往促渗透的化合物都有刺激性,眼霜使用都很斟酌。

常见的透皮促进剂可以促进化妆品有效成分的被动扩散,比如月桂氮卓酮(Azone)、二甲基亚砜等均有显著的促进大多数水溶和脂溶成分的透皮吸收作用,可以干扰角质层含有的脂质原本的分布,并且可以使毛囊口拓宽,有利于有效成分通过角质层吸收。

整体说来眼霜的安全性是高过面霜的,全脸使用安全性上没问题,但大家花钱也不只是买安心的,还是想要见到效果。眼霜的促渗透系统较弱不一定能保证有效成分穿透面部皮肤屏障,进不去的话,钱等于洗掉进下水道了吧。

再就是,为了减少眼球的刺激,往往刺激性的有效成分添加会减少,比如某品牌同样的视黄醇成分,眼霜里添加浓度是精华的 1/2,既进不去又含量少还卖得贵,大概唯一开心的就是生产厂家了。

涨...涨芝士!!草已拔!为了这张脸,还是别妄想一只眼霜扛起抗皱、保湿的大旗,让眼霜做它该做的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xrY23QBeElxlkkarF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