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德国房产,华人开始动手了

2019-07-23   华人家族财富

Photo by Roman Kraft on Unsplash

与北美地区的华人移民传统不同,德国并非传统移民目的地,而其华人移民也呈全新气象,伴随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的热潮而来。

由于德国工业驰名全球,大量能源、材料、工程类中国企业近来纷纷进军德国。他们带来了庞大的高管及员工群体,也带来了一道独特的投资风景线。

如今,许多中国企业的高管,正在大举购置德国房产,并租给中国企业的员工。

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吸引力,令德国房产持续火热,也强化了他们的投资动机。而他们在德国上学的子女,也能享受优质的英语教育,无须忧虑国际化程度。

随着德国房价持续上涨,许多美国和德国的大公司,甚至直接参与房产开发,并为员工提供住宿福利。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中国企业走上这条道路,也只是时间问题。


1.华为人买,华为人租

“在慕尼黑,我们建议一位华为高管购买四套一至两居室的公寓,每套公寓卖价最高可达50万欧元,并只租给在华为欧洲研究中心工作的其他中国员工。”Quintessentially地产公司德国管理合伙人Patricia Greissl说。

Patricia Greissl指出,这种中国企业高管买、中国企业员工租的趋势,在德国的华人社区普遍存在。除了华为以外,她特别提到了微宏动力、宁德时代,以及位于法兰克福的中资银行。

雅虎财经的一份报告显示,华为在德国直接雇用了2600名员工,其中有400名在位于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工作。Patricia Greissl表示,该研发中心预计到2020年将新增100名员工。

有意思的是,不仅像大众和西门子这样的德国公司,还有像Facebook和谷歌这样的美国科技巨头,都在参与购买或开发房产,从而吸引并留住人才。

由于德国“七大城市”的住宅市场持续紧张,总体公寓缺口高达100万套,各大公司都已开始为员工提供住宿,让那些高素质的年轻员工,能够依靠标准工资维持生活水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中国企业目前还处在高管购买后租给员工的阶段,但他们迟早会学习Facebook和Google的做法,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不仅本身有利可图,也能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

“中国公司加入这一趋势,只是时间问题。”Patricia Greissl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Photo by LoboStudio Hamburg on Unsplash


2.偏爱新建的中型公寓

从人口流动图来看,德国乡村人口持续涌入城市,大多流向慕尼黑、法兰克福、汉堡、柏林、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科隆这“七大城市”。而在两德统一之后,前东德地区人口流出较多,房价持续走低,而西德地区(外加少数东部城市)人口持续增加,支撑房价走高。

因此不难理解,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外国投资者,主要偏向选择西德地区和首都柏林。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Savills的数据,生活在德国的中国人数量过去10年增长了79%。去年这一数字为14.3万人,占德国所有外国人总数的1.3%。

Savills公司德国首席执行官兼欧洲投资主管Marcus Lemli表示,他的公司已经注意到,中国个人投资者对德国住宅地产的需求不断增长,主要就集中在柏林、法兰克福和其他大型门户城市。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明确关注新建的中型公寓。德国房地产对外国买家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德国政治和经济稳定,被视为欧洲避风港。”Marcus Lemli说。

与此同时,Savills公司统计显示,中国投资者过去5年在德国购买了价值32亿欧元的商业地产,其中物流地产占最大份额。

Photo by AC Almelor on Unsplash


3.税收制度推波助澜

德国地产之所以受到中国投资者青睐,除了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基本面因素,也与它的税收制度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在德国出售房地产时,须缴纳资本利得税,税收金额为房产增值部分的25%。但它却有两项有利于投资者的例外。

正如Patricia Greissl指出的那样,房地产投资有利可图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德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只要房产自住至少两年,就可以免缴资本利得税的国家;另一方面,如果投资者出租房产并持有至少10年,则同样适用于这一豁免。

在这种背景下,近10年来大量国际买家涌入德国,再加上欧洲央行的低息政策,吸引不少投资者锁定收益稳定的德国房产。近来伴随着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热潮,中国买家也加入其中。

以首都柏林为例,其住宅平均售价在每平方米4000欧元左右,仍远低于伦敦、巴黎等欧洲大都会。2017年柏林的住宅类房产平均租金年收益率约为4%,房产价值增长5%-30%不等。综合租金收入和房产增值来看,普遍被认为是投资欧洲的一个不错的选项。

与此同时,传统上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经济体量较为均衡,并不具备英法两国这样的“超级都会集聚效应”,但德国大学近来明显吸引了许多拥有房产的中国父母,因为越来越多的课程是用英语授课的,这使它们的国际化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伦敦和巴黎的大学。

Patricia Greissl透露,仅在慕尼黑,就有3000名中国学生住在家庭买下的公寓里。

- The End -

撰文 ACE

ID:cnfamilywealth 非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