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卖了6千万张,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的他,却被质疑唱功平平?

2019-07-18     拾光MEMORY

01

1994年12月17日,四大天王、王菲、beyond......当年香港乐坛最炙手可热的那拨人,就像约好了一样齐聚红磡体育馆。

那一晚,他们不是台上表演的明星,而是台下倾听的观众。

谁也没想到的是,演唱会进行到一半,表演嘉宾何勇忽然说:“香港只有娱乐,没有音乐。四大天王张学友还算是个唱歌的。”

何勇猖狂,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张学友,真的很会唱歌。

然而最近,因为张学友和碧昂丝合唱了新版《狮子王》的主题曲,一代歌神竟然也受到了年轻人的质疑,有人发帖:张学友是怎么被捧得那么高的?这种质疑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电影《无双》上映的时候,周润发被说成是“没有作品”、“一张老脸吹颜值”,以及流传比较广的段子:相貌平平古天乐,数据一般周杰伦,唱功平平张学友,跳舞勉强合格郭富城?之前有人更是发出灵魂质问:徐峥的超话排名、机场接机、打call值、明星势力榜都不行,是不是已经糊穿地心?

这是什么逻辑:流量=资源,流量=实力?

新京报评论说:流量“碾压”实力派,只因评判标准被绑架!

这些质疑引发网友大规模群嘲,上述把事业已经到达巅峰的艺人和流量小生小花的标准相对比的言论,除了让人怀疑发帖者的智商之外,也是借着这股力量,对如今的饭圈进行嘲讽。

那些有专业、有能力、有成绩的歌手和演员,不是所谓的靠流量和数据的晚辈可以比较的,他们根本不需要。

那个一贯低调的歌神张学友,真的不需要!

02

他曾经多次拒绝湖南台的《我是歌手》节目邀约,而自己不参加的原因是“我想自在的唱歌”,他认为歌手唱歌得有自己的感觉,不应该被节目的评判而束缚了表现。

无需再比,认认真真做自己喜欢的音乐,这也确实是张学友一贯以来的作风。他也曾坦言:如果可以,我愿意唱到 80 岁。

这位“不老男神”已经从 20 出头的年纪唱到如今的年近花甲。在这个大多数歌手演员早已退休的年龄,还站在台上劲歌热舞,开演唱会开到屡破记录,即可看出张学友有多敬业、多受歌迷欢迎。

他二十余年来,唱片卖了6千万张,在全世界也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个人巡演800余场,大小奖项260多座,稳居华人之首...

有人说: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先生的歌。

这大概是相当公正贴切的说法了。

03

1961年,张学友出生在香港的一个普通船员家庭。

因为胆小的缘故,为了练胆,他参加了学校的歌唱比赛,得了亚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歌唱比赛,也因此产生了当歌手的想法。

而学友的歌唱生涯转折点在1984年9月份的“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比赛”。这项由香港电台主办的新秀比赛,云集了不少香港的业余歌手,一些大的唱片公司也派人到场,关注新秀以从中寻觅未来的歌星。

他凭借曲目《大地恩情》稀里糊涂一举夺魁。同年,签约当时炙手可热的宝丽金唱片公司,正式进入歌坛。

1985年4月,宝丽金为张学友推出首张专辑《Smile》,没曾想一下子卖出去20万张,第二次,卖了30万。同年,获得第8届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奖;此外,他还参加了青年偶像演唱会,同台的有陈慧娴、吕方、林忆莲、林姗姗。

1986年乘胜追击。1月5日发行第二张粤语专辑《遥远的她Amour》(11首),主打歌《遥远的她》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月半弯》获得第9届十大中文金曲奖。这张唱片是学友歌坛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期。

在往后的几年里,张学友一口气拿下了十大劲歌金曲奖、十大中文金曲奖、最有前途新人奖,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

因为这一次比赛夺冠,开启了他绚烂的一生。仿佛一夜之间,张学友火了,大街小巷都在放他的歌。

然而就像有人说的,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得志、飞来横财、出身豪门。

张学友或许也没能逃出这句魔咒,就在出第三张专辑时,销量猛跌;出到第五张,才卖了2万不到。

张学友遭遇了事业上的低谷,也是那时,他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经常将自己喝得烂醉。在梅艳芳的生日宴会上,他醉酒撒泼,把蛋糕扔到朋友脸上,把酒喷到公司高层身上......各种负面随之而来,眼看着就要坠入万丈深渊。

罗美薇,这个女人让他悬崖勒马,重新振作了起来。

04

说起歌神张学友和妻子罗美薇,他们是娱乐圈少有的恩爱夫妻。

当年罗美薇在事业巅峰期退出娱乐圈与张学友结婚,相夫教子陪伴其左右。因为有了罗美薇的陪伴和支持,才使得张学友在娱乐圈一路高歌,长盛不衰。

他曾说过,在我最潦倒的时候,我看到了美薇对我的爱。

罗美薇一直是推动他的力量。

同样,张学友也没有辜负妻子的付出,给了妻子最好的呵护和陪伴。在妻子怀孕期间,张学友曾息影一年,只为更好地照顾陪伴妻子。

为了不离开家,他几乎不接需要在香港之外拍摄的电影。

他曾说过:

每个人在家里都有自己的角色,我在家的角色比较重要,我离开太久总会给家里造成一些混乱。

春节期间,为了能够陪伴家人吃顿团圆饭,他多次推掉了央视春晚的邀请。妻子罗美薇有轻度洁癖,曾经有一段时间“洁癖症”加重,差点因此造成自闭。

张学友时刻陪在她身边,为她洗衣煮饭,忙前忙后。

经过治疗,症状好转,可以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

就连医生都说:

美薇,你真应该好好谢谢学友。他不仅是我见过的明星当中最好的丈夫,而且是我见过的香港男人当中最好的丈夫。

他曾在写给罗美薇的歌中唱到:

“我愿意用我十年,去换我共你十天。”

“我学着在你爱里沉醉,你守护着我穿过黑夜,我愿意这条情路相守相随,你最珍贵。”

他是这么唱的,也是这么做的。

结婚至今的20余年里,身处诱惑万千的娱乐圈,我们却几乎搜不到一条关于张学友的绯闻。

他是一个专情、深情的男人!

05

张学友振作起来之后,写下了第一首创作歌曲《旧信旧梦》,从这张专辑开始,张学友不再为了赚钱而唱歌,开始融入自己的情感,为了热爱而唱。同一年,他饰演电影《旺角卡门》里的乌蝇,获得第八届香港电影最佳男配角。突然的成功,让他信心大增,他从浑浑噩噩中醒来,决心改变自己:“我很不喜欢做一个自己控制不了一切的人。”

就在他默默蓄力的时候,香港的乐坛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1988年,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奖;1989年,张国荣宣布退出歌坛;1991年,梅艳芳开了“告别歌坛演唱会”。一夜之间,老一辈的实力唱将都已离场,给香港乐坛留下了空前的空白。

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机会,1991年至1992年发行的专辑,横扫香港各大奖项,其中一首歌曲《每天爱你多一些》非常受欢迎,成为十大中文金曲保持时间最长的冠军歌曲之一,更是拿到了四个颁奖礼的金曲。

这个深情款款的歌手,回来了。

1993年,张学友发行了一张专辑,那就是轰动乐坛的《吻别》。

这张专辑有多牛?

1993年,其年度销量突破400万张,台湾地区136万张,到现在仍是该地区和新加坡地区销量最高的专辑;截止2003年,《吻别》销量已超过2500万张,是华语唱片第一神作。

当时国际上对张学友这样评价:只要张学友前进一小步,整个华语乐坛就前进一大步。

在迪拜的音乐喷泉,反复循环的30多音乐里,只有两首中文音乐,一首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另一首,就是《吻别》。

1995年,1996年,学友连续两年从世界音乐颁奖礼上捧回“全球最高销量华人歌手大奖”。在世界级巨星中,他的唱片销量仅次于杰克逊,远高于排名第三的麦当娜。

有人说,张学友的歌唱事业达到了巅峰。

然而他的巅峰不止于此,随后常年举办的“友个人”演唱会,他独自坐在舞台中间,一把吉他,一个人。

抛去了所有的浮华,自剩下音乐本身的纯粹。他一直在创造纪录,一个属于自己的纪录。

06

以前我们总是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能与李宗盛齐名的歌手并不多,但张学友恰恰是一个。很多人都是伴着张学友的歌长大的,他的确让我们在很多个难以入眠的夜,能找到一首歌陪伴,不再感受孤单。

张学友的歌里渗透的成熟感和自带的故事性,是新生代的歌无法超越的, 有的人不止是听声音,还有感觉。

作为一个90后,当我开始听起流行歌曲之时,“四大天王”在大陆的热潮已然消退。那个时候听张学友,只是觉得好听,但终究人太浮躁、沉不下心,觉得那是老派的浪漫,已然落伍。

真正喜欢上张学友还是长大后的事。步入社会,历经些人与事,真正地爱与被爱过,再听回“歌神”的歌,方觉出里面的情深与隽永——大约有的事就是这样,非要经历了岁月的磨洗,才会渐渐领悟。

或许你也喜欢张学友,不管你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只要你听得懂张学友,那么,你肯定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吧。

有人说,喜欢张学友,始于歌声,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一首歌,一段情,一个人生。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张学友的歌伴着我们,在伤痛中不断成长,也在成长中学会更好的爱自己、爱别人。

这就是张学友,那个不用跟任何人比流量拼数据的一代歌神。

写在最后:

如果这都不算爱 我有什么好悲哀谢谢你的慷慨 是我自己活该

张学友最出色的是他那一口清亮高亢的嗓音,但是在《如果这都不算爱》里,却一改其高亢的歌喉,运用了低沉富有质感的嗓音进行演绎。

这首歌是他少有的摇滚风歌曲,低沉沙哑的嗓音,给人很大的幻灭感,让人不禁疑问,如果这都不算爱,那怎样才算是爱呢?

这首歌想告诉我们,感动并不等于爱,你可以感动一个人,但是TA不一定是爱你的。所以不要轻易被感动,你需要的是爱你的人,而不是一个感动你的人。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爱着爱着就到了永远;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让你听着听着就不愿停止?

欢迎留言分享,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谢点赞和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uHzB2wBmyVoG_1Z57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