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这个小山村 自己把自己围起来 还有护村河 古建筑多
湖南这个小山村 四面都是水 还把自己围起来 重视文化读书 很儒家
标签:中国湖南旅游、湖南岳阳张谷英村、自己把自己围起来的村子、山村历史民俗建筑游、旅游散文随笔游戏见闻
湖北这边没有什么古老的山村和建筑,因为人类活动频繁,也因为历史浩劫,残存的古建筑不多,能够有规模的历史建筑群更不多。但是其他省份还是有一些,距离湖北武汉、鄂州比较近的岳阳,有一个地方叫做张谷英村,不是很著名,但是保留了完好的古建筑、生活习惯、古代民俗。
岳阳靠近洞庭湖、幕阜山,有些地方相对还是闭塞的,尤其是交通不发达的地方。张谷英村以前道路不是很好走,这个地方只是在驴友圈小有名气,大家去大多是感受山村的宁静,看那里比较淳朴、原生态的民俗,以及一些古建筑。
张谷英村的道路因为不是不好,虽然距离岳阳不是很远,但是颠簸、曲折好长一段时间才到。这个村子类似一个小镇,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因为游客少,也没人卖票,所以等于免费。村民们靠人们参观、吃农家饭,或者买一些土特产、工艺品获利,门票收入大概也是分给各家,他们也大多都是亲戚、一个宗族的。
张谷英村的建筑比较宏伟,整体感觉和一个碉堡一样,过去说土围子、土豪,应该就是这类。三国时候有坞堡,豪强聚集部曲割据就是这意思,张谷英这个家族到了这里,大概是为了躲避战乱,为了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所以把自己围起来,如同一个防御工事。而且四周还人工引流,让小溪、河水流过,这也是一种防御。这也是为了防止匪患、兵灾,因为乱世里,土匪多,乱兵多,强盗也多,这种三省交界的地方,三不管地带,过去政府势力薄弱,治安只能靠自己干。
张谷英村的建筑当然和福建土楼不同,都是青砖修建,是明清建筑的格局,到了里面则是分成小巷子、堂、户、楼,如同一个小城镇,四面围城,在中心地带还有一条溪流、小河,建筑有廊桥,带有苏南、皖南那边的风格和意思,也有点贵州风雨桥的格局。总之在村镇里营造了一个江南水乡的格局。
木结构、砖瓦,雕梁画栋也好,木质门框也好,都是常见明清民居风格,这里的古建筑灰青瓦,大量采用木质的梁柱、门楼,也是汉族建筑的传统,所以遇到雷电、火灾往往付之一炬。这也是许多古建筑难以保存的原因,幸运的是这里的古建筑保存还比较好,应该和四面有水、中心有河有关,便于防火。
张谷英村很重视读书、文化,耕读人家也是安徽和中国的传统,在湖南岳阳这边、衡阳也可能有,毕竟距离曾国藩老家不远,这里的祠堂或者街道会有考上哪些大学的名字,还有本地出的官员、职务的介绍,有着浓郁的儒家传统和文化气息。
在这里走一走,廊桥、街市里走一走,也隐约有点江南的意味。老乡们会热情拉你去他家吃饭,也有老婆婆向你推销她的辣子、山货、农产品啥的,你不买,他们也就是笑笑,看着你,你买,或者你要去哪家吃饭,他们就很高兴、兴奋,因为赚了一小笔。
在农业文明、商业文明、旅游经济冲击下,这个传统农耕读书村落或许会消亡,中国许多乡村的青年去外地读书、务工、经商,也使得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这也是一个问题。(1352字)
文|苏白(湖北鄂州鄂城人,作家、新闻人、策划人,985高校经济系、新闻系毕业。苏白传媒 编审)
审读:苏白传媒 总编审 邹剑川
运营:苏白传媒 婷婷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tqWiG4BMH2_cNUg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