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一个仍能体验市井生活,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古镇

2019-08-16   91岁环游世界

如果要亲身感受江南水乡的风情,同里古镇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一个仍能体验市井生活,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古镇。我之前去过很多古镇,大多数的古镇都各有千秋,同理古镇也不例外,给我们的惊喜也不少,古镇弥漫着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息。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到处都是小桥流水人家。弯弯曲曲的小河里穿梭着条条游船。

对生活在高速运转的都市人而言,同里这样的古镇,无疑是一块福地,没有周庄的喧嚣,没有乌镇的大气,多了些许幽静,多了些小家碧玉。迎着江南的蒙蒙秋雨,放慢自己的脚步,慢慢去游览,如同瞬间去到世外桃源,耳朵一下子就得到清净了。没有目的,随意走走,河边喝酒喝茶,还是有别样的味道哦!

同理古镇内有很多古老的园子,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 建于清光绪年间,以池为中心,园子里的建筑如浮水上,精致而小巧。其布局独特,虽小,但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园主的性格也融在其中。古色古香的退思园,建筑外观是古代那种常见的红色的,其中有两处船舫建筑很有特色。退思园内一步一景,把小园建设布置得特别精致,十分难得。

走进温柔水乡,仿佛有一段湿润的青春遗忘在江南的同里,还有一些云水过往需要温柔的想起。就这样想起,想起在杏花烟雨的江南,想起在春风墨绿的水乡,多年以前有过一场悠缓的等待,多年以后还在淡淡地追寻。只是一个无意的转身,那位承载油纸伞结着丁香心事的姑娘,走在轻灵的小巷,走在多梦的桥头,走进一段似水年华的故事里,不知是否还能不能出来。

崇本堂面水而筑,与嘉荫堂隔河相望,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精致。现已是江南水乡婚俗馆,展出一些古旧时的婚俗物件。我们在里面拍照留念,感受历史,受益匪浅。 在同里古镇的小河流上泛舟游,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件事情,也是之前在其他古镇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受江南烟雨蒙蒙的景色,在船上的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古人。

在江南,最合适的莫过于旗袍。 来同里之前,特地选了一身旗袍。在停泊码头拍张照,似乎在等一艘归来的船只。 同里的任何转角,都是最适合拍照的地方。 不管是三两枝竹子,还是纵深的街道,又或者只是一面白墙,这带点阴沉的天气里,怎样都是美的。

古镇的一天的生活从吱吱呀呀的摇橹中开始的,一根长长的竹篙撩拨着静止的时光,清莹的河水打湿了那些易感的情怀,还有泊在岸边的船只,默默的守护着小镇里一些沉睡未醒"梦。它们凝视着那些古老的房檐黑白倒影,品味着沉落在水中的千年沧桑。 河水无语,它和同里一起静静送走春秋 又匆匆的迎来春夏,从花开到花落,从缘起到缘灭。

还是要去这摇橹船上体验一下,在这摇摇晃晃的旅途中,试图回到过去的岁月。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江南最原始的“味道” 一直觉得水是任何古镇的灵魂,有水的地方就多了一分灵动。穿过绿荫遮天的河道,穿过一个又一个石拱桥,路过无数的临河人家。

这里,也是很多影视剧取景的地方,踏在一块块有着故事的石板上,思绪像是飘到了远处…… 而在古镇里的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的三座古石桥,人来人往的景象,好不热闹。以此为中心,兜兜逛逛,也是看了同里古镇里不少宅第和故居。

有水的地方总会有很多桥。江南的桥基本都是石拱桥的模样。同里最出名的莫过于三桥。同里三桥分跨两河三街,彼此环顾,相映成趣。站在河岸上环顾三桥,水似明镜,桥如卧虹,绿树掩映,人家枕河,一派江南水乡古镇风光。

三桥是当地人心目中的吉祥之物,以前凡居民嫁娶,必在鼓乐声中抬着花轿过此三桥。如今的外地游客来此,也都是要去三桥上走一走,既能欣赏到不一样的古镇风光,到也能传承一下自古以来的仪式感。

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来到同里,就想到了随遇而安,想留下来。同里,能看到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黑瓦白墙的古镇建筑。雨后的清新宁静,走在青石街道的路面,穿过狭窄的弄堂,置身其中,一切都那么自然。

许多年后,一切都如同从前 只是所有流淌过的往事注定成为回忆 那些被河水侵润过的人生 带着江南的婷婷,带着水乡的风韵,在迷离的岁月里做一次千帆过尽的怀想。 同里依旧,小河依旧,待到春风入梦,明月入怀,谁还会再远方彷徨? 穿行在素淡又含蓄的风景里,在诗意中感受世间的恍惚,闲暇时住进温暖的民宿,慢下来,像当地人一样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