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苑群众工作队员彭敏
笛、笛、笛,三声汽笛,一辆白色方舱车急驶到小区门前,车箱贴着“欢迎回家”醒目大字,站在车身边发邮件小哥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两步,哗地一响,从车门里走出一位特殊居民——确认病例密接人员胡敏。“这是你的皮箱吗,欢迎回家,”话到手已经接上了胡敏的皮箱,看着她提皮箱的身影,我沉思·····
新河苑群众工作队员彭敏,中等个子,平时总喜欢扎着两个小辫子,说话细语但干练,常年在小区奔波,皮肤显得有点黝黑,彭敏负责新河苑小区250户781人的疫情防控工作,早在2月15日武汉疫情高峰期时,新河苑小区已经是零增长,是径河街最早被认定为“无疫情小区”,为了这个连续保持30余天的零增长,彭敏可谓“操碎了心”。
新河苑小区是一个还建新小区,居民基本是洗脚上岸的菜农,超半数居民是居守的老年人,老人疫情防控意识淡薄,经常下楼不戴口罩,还喜欢聚集聊天,这给彭敏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她却一点不嫌弃,更没有一丝抱怨,坦言这是我的“战场”,绝不让“敌人”攻破它。
为解决居民不戴口罩,喜欢聚集聊天问题,她就和区科协下沉干部朱爱春工作在小区,每天增加巡查次数,上下午各巡查4次。虽然小区面积不大,但每天巡查下来,却是腰酸背痛,碰到不带口罩的居民,随身拿出1个,叫其戴上,并向他们宣传防疫政策和方法,提醒注意事项,有些老年居民看着与自已孙女一样大的女孩,着实不好意思为难,自觉配合工作。
小区老年居民,基本不会使用微信和线上订购蔬菜和药品,上午上楼排查的过程中,彭敏逐楼逐户登记采购信息,测上午体温,下午排查过程中,她又挨家挨户地送菜送药,测下午体温,每天上下楼,走近10公里的楼层,每个居民家的情况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尽己所能照顾到每一位孤寡、残疾、独居等特殊群体的困难户,每周彭敏会将政府配送的物资送上门。每次为小区居民订购10元菜,经常碰到订了菜不要的居民,每次她都自掏腰包,赠送给困难户,让他们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东西湖区科协党员朱爱春下沉径河街民田社区,为困难户送上爱心物资
“外防输入,内防感染”,一直是彭敏的心中事,干好前者工作,不忘后者防范。新河苑小区硬隔离设施较完备,小区封闭只留一个出口,彭敏带着下沉干部、志愿者们严防死守卡口,坚决杜绝外输入。每天带领志愿者对小区楼道、电梯、垃圾桶和公共通道进行消毒杀菌,从不间断。3月19日,彭敏身穿白色防护服,要对2名密接人员居家消毒,娇小的身躯背上打药桶,显得有些沉重。在上门时,居民还不配合,不让进入,彭敏不怕麻烦,耐心劝导,打消居民看法。一身“白衣”,既代表着对病毒的敬畏,对科学防控的尊重,又代表肩上的责任和担当。当她下楼时,我问她:“穿上白衣冲锋在危险的地方,你不怕吗?”她的回答淡定、从容,“这是我的“阵地”,“阵地”就是我的家”,看着她下楼的身影,这个穿着“白衣”的女孩真美。
通讯员:朱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