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情 感 有 情 调 有 情 况
做江都人最爱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
8月4日,习总书记给福建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总书记给乡亲们回信,祝贺我们实现了脱贫!”隔了一天,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集团董事长周善红接到了下党乡下党村党支部书记王明祖的报喜电话。
总书记回信勉励福建寿宁下党的乡亲当地村支书为何要向一位江都的企业家报喜?王明祖说下党村民脱贫,有周善红的一份功劳!
作为从江都乡村走出的企业家,周善红20多年前开始创业,2000年作为扬州“凤还巢”第一人回到家乡投资1亿多元,组建了万顺集团。这些年,万顺集团多次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饮水思源、富不忘本。这些年,周善红一直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出资修桥筑路、扶贫济困、慈善捐款、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先后获得全国创业之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等荣誉,当选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4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周善红与同是全国人大代表的福建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交流时,得知福建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当场决定将该村作为自己扶贫的重点对象。“我是一个靠着国家改革开放好政策富起来的人,要懂得感恩。”周善红说。
下党乡曾是福建省的特困乡,下党村则是特困乡里的特困村。2013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通过调查研究,周善红发现,下党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湿润,非常适宜茶叶生长。但交通不便、销路不畅等因素制约了村民种茶积极性。为此,周善红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种植先行、项目引领,商贸推进、强村富民”发展思路,一方面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建设成片“爱心定制茶园”,另一方面联系多家企业以一年一亩2万元的价格认租茶园,由村里将认租茶园的茶“定制”给他们。
在这过程中,周善红还与下党村合作,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传统产业”的模式,打响了“下乡的味道”茶叶品牌。由于有了投入和销路,下党村每斤青茶均价从原来的2.4元增加到10元,每亩效益从2000左右增加到6000元。目前,“爱心定制茶园”规模达600亩,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农民每年增加纯收入200万元。
“爱心定制茶园”规模的扩大和收益的增长,极大地调动了下党村农民靠种茶脱贫的积极性,全村人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据了解,2014年底该村人均纯收入8837元,2015年达9602元,2016年达11169元,2017年达12502元,2018年达13560元……不仅如此,下党村的“爱心定制茶园”还带动了周边的杨溪村、上党村、曹坑村、西山村等发展茶园6700多亩。因此,这个扶贫项目被国务院扶贫办收集整理为全国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之一。
周善红与下党村“结亲”后,每年都要去上三五趟,访贫问苦、看看茶园经营管理情况,或者与村两委一班人探讨扩大“爱心定制茶园”种植规模、发展农家乐和农业旅游等事宜。他说,每次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感到由衷地高兴,自己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1
去年初,为了表示全村感激之情,下党村村委会决定聘请周善红担任该村的“荣誉村长”。今年2月,该村专程来扬州将一面写有“倾心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锦旗送给周善红。
8月6日,继王明祖的电话之后,周善红又收到了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发来的信息,感谢他为下党百姓实现脱贫目标、全面奔小康所作出的贡献。“此时此刻,我与收到总书记回信的下党乡亲们的心情一样激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善红表示万顺集团将持续投入,让下党村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下党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扶贫攻坚路上,万顺积极作为。这几年,周善红除了在下党村创办“爱心茶园”,还在陕西富平老庙镇漫町村建起了“花椒工厂”、在我区郭村镇张倪村种起了“扶贫草莓”,以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我们要认真学习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的回信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准扶贫,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周善红坚定地表示。
来源:今日江都
作者:江都日报记者 陈阳 通讯员 丁平安
编辑: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