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军战雁门,当世誉无敌。
名将战殁后,太尉谥忠武。
宋朝赐天波,元代建宗祠。
忠勇为家国,全民皆传承。
一一题记
雁门关,有“天下九塞,尊崇雁门第一关”的美誉,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通道之一。雁门关与雁有关,也以门有关,关因山生,山因关名。雁门关三个字是毛泽东于1948年题写。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不要说身临其景,只是听说这个名字就会心潮起伏、感慨万端。在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古代北境著名边关要塞,亲历了民族融合的艰辛历程,积淀了多民族文化精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商道,雁门关见证了古代边贸的兴衰,成就了晋商的辉煌。
登上雁门关关楼,遥望茫茫群山,心中会慢慢涌上一种久违的感动。雁门关似乎就是为战争而生,雁门关遵循的是胜者为王的道理。经过几千年的时代变迁,雁门关已失去昔日战争的烽火,但是,那残存的长城遗址、高大的天险门、地利门和那一道道深深的车辙,仿佛在向人们讲述那一段段遥远的故事。
雁门关是古代宋代的历史标志。雁门关之所以名扬天下,当然与北宋杨家四代人保家卫国、镇守雁门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有关……
为纪念北宋名将杨业的丰功伟绩,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奉旨修建祠堂。因杨业战殁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忠武”,所以将这座坐落在山西代县鹿蹄涧村的祠堂命名为“杨忠武祠”,至今已有730多年历史,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蹄涧村“杨忠武祠”和“忠武坊”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