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玉环 王春红 通讯员 赵刚 陈鑫云)2月24日,绍兴乡下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悲伤弥漫。
小院一楼大厅中间放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还是那个胖墩墩,乐呵呵的笑脸。那个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他叫何旭峰,是浙江省国贸集团所属英特集团医疗器械公司(下简称英特医疗)技术服务部工程师。
2月20日凌晨,他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离世。
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女同事凑一块讨论化妆品,他会跑过来说“乱花钱”。过了两天,他又神神秘秘地地跑过来打听,“那天那个化妆品在哪买?我也想给我老婆买。”
他还会难得地发朋友圈“炫耀”,“女儿给我准备的午餐,牛奶、面包、零食,品种齐全。”
他是个篮球高手。个头壮实,擅长打后卫,像坦克一样碾压对手。有时候还客串小前锋,打球很拼。
工作上,他更拼。在此之前,他作为第一线操作员,负责收集、装运、发送医疗物资给省里统一收储调配,已经连续29天奋斗在战“疫”第一线,直到倒下的那一刻。
他才39岁。
何旭峰2014年的工作照 英特医疗供图
总是笑眯眯的他,只跟工作较劲
两天前,公司运营管理部主管孙岚和其他同事去何旭峰的老家吊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声音哽咽:“14年的同事,说没就没了。”
孙岚告诉记者,何旭峰为人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事们都喜欢他。“他是2006年进的公司,我比他早两年。那时候我负责设备销售,他负责售后维修,在工作上往来比较多。”孙岚说。
在孙岚的印象中,何旭峰是一个不计得失、工作较真的人。“我们很多设备都是卖到医院的。医院对维修的要求会比较高,必须随叫随到,不然会影响病人看病。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只要一个电话,旭峰马上出现。”她说。
不少设备会销售到乡镇卫生院,何旭峰经常全省各地跑。在温州平阳乡镇安装医疗设备,他一干就是一个多月不能回家;在绍兴陶堰卫生院,他抢修机器一干就干到凌晨三四点……
在厂里蹲守期间,何旭峰留下了这张照片 英特医疗供图
29天坚守,他调运了680多万件防护用品
“孙岚,公司那边现在什么情况?调令下来了吗?”
回忆起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交谈,孙岚已经想不起具体日期,只记得是某天傍晚五六点钟,何旭峰心急火燎地来问情况。
何旭峰口中的“调令”,是抗疫期间物资运输的重要凭证。每天由卫健委、经信厅等有关部门收集整理下发,时间基本都很晚。接到调令后,何旭峰再与厂家沟通协调,想方设法尽快完成。
作为浙江省医药流通行业区域龙头企业之一,英特医疗与全省许多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协同作战,加班加点赶制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用品,送往抗疫一线。绍兴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德医疗)正是和英特医疗协同作战的单位之一。
当时正是春节假期,何旭峰主动报名,在厂里蹲点驻守,对接需求和调运物资。为了方便出入,他还临时住到了绍兴乡下的父母家中。
自1月22日起,他每天早晨6点钟从家里赶到绍兴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一天的工作完成后,常常已是凌晨。
他既是联络官、协调员,同时也是运输员。“每天都有几百件货物,就他和一个驾驶员搬上搬下,厂里都在加班,也没人帮得上。”公司董事会秘书喻兰亭说,一直听说他颈椎不太好,不知道是怎么强忍着疼痛坚持下这么多天的。
大年三十晚上,他和公司里的驾驶员周立涛,过了一个特殊的大年夜。两块饼干,一包方便面,就是年夜饭,方便面还是干啃的。
正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何旭峰一直连续作战29天。
经过这29天的坚守,他累计从绍兴调运医用外科口罩396.5万只、医用普通口罩284.6万只、医用防护服1480件,共计680多万件(只)防护用品。
青川卫生局发来的感谢信 英特医疗供图
不爱拍照的他,留下了最后一张自拍
因为长期在外出差,何旭峰一直居住在绍兴,并未在公司所在的杭州安家。
虽然住得远,但是在公司有号召的时候,他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不管有什么事,他几乎都是第一个报名。我们劝他,算了,绍兴过来太远了。他会说开车很快,没事的。”孙岚说。
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这便是“救火员”何旭峰。
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期间,作为维修工程师,他不远千里3次开车从杭州前往青川,不分昼夜运送医疗物资和安装医疗设备,并和援川队伍一同开展技术培训,收到青川县卫生局发来的感谢信。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规模流行时,他不顾感染风险,去嘉兴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房,帮助安装监护仪设备。
老同事王建说:“我们出去修机器,何旭峰从来都不给自己拍照片,只拍设备上的编号和铭牌。”
但是这次,何旭峰留下了一张照片。寒风里,他站在值守了多天的口罩厂门口,头发略见稀疏。“这是我之前跟他说了很多次,让他一定要拍一张,公司内部表彰需要。”喻兰亭说。
没想到,这就是他留给同事的最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