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被电风扇对着吹可以告公司?日本将针对职场霸凌行为立法

2019-09-20   厕读大历史

“真是个饭桶!”“光拿工资不干活儿!”“真是个废物!”

你是否听过上述这些话?如果你在工作中听到过这种带有侮辱性质的话,一定不能忍气吞声。目前在日本,这些“恶语”都被定义为“职场霸凌”,有关部门会对施暴者处罚,虽然日本文化讲究服从,但对“职场霸凌”却不容忍。

近日,一位中年日本男子就对他工作了20年的公司提出了霸凌诉讼(Power Harassment,也称职场骚扰),并在一审判决中获胜。

该男子身为公司元老级业务主管,为公司的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有近半数客户都是他挖来的,所以年薪曾高达1000万日元(65万人民币),不过当公司业务稳定之后,他成了老板眼中拿高薪的“废物”,一时找不到理由开除,只能想尽办法逼他自己走人。

男子先是被评定为“工作不称职,且与薪资不符”,被调到不熟悉的部门,几年后从部门负责人被降职为课长,隔年再被转调外勤,主要任务是挖掘新客户,公司特意给他设下了限制条件:没有车补和油补。

在日本开车很贵,为了省钱,男子只好骑自行车去工作。尽管已步入中年,但他依然努力工作,一年半内签下十几张大单。业绩表现不俗,但他反而又被降职为组长。降职还没完,他的工作量还增加了一倍,就连上厕所也要向主管报告,在公司内的行动也被监控重点“盯防”。

由于他跑业务时太努力,患上了关节炎导致右手与右膝疼痛,打报告请求调入内勤,但得到的答复竟是:左手不是可以工作?现在,这名男子成了保洁员,每天打扫公司的厕所,并负责整理办公室。

从部门主管到保洁员,忍气吞声数年后,该男子愤而提起诉讼,状告公司的“霸凌”行为。他在接受采访时声泪俱下:“真的很不甘心!我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尽心尽力的工作,为什么被如此对待?”

此案例就是典型的职场霸凌,这个公司以工作需要或超越工作范围的借口,让受害者受辱,并受到不公平待遇。其实,职场霸凌并非仅仅上对下,大对小,一些人就算在公司中职位不高,也可能在经验、知识上具有优势,并以此霸凌别人。换句话说,只要身处职场,霸凌无处不在,不论是谁都有成为加害人或受害者。

日本有关部门在2016年的调查中发现,有超过5成的企业表示,公司有预防以及解决职场霸凌的规则制度。然而,关于职场霸凌的事件却层出不穷。根据一项报告分析,职场霸凌分为六种类型,分别是:身体攻击、精神攻击、人际关系孤立、过度的工作、过少的工作,以及侵犯个人隐私。

据媒体报道,日本政府日前已经表决通过,将立法规定企业必须设立职场霸凌预防机制,到2021年,官方还会出台具体的职场霸凌判断标准。

从最近一些相关案件中,关于职场霸凌的范围和判断标准已经浮出水面,除了“办公室殴打”等一目了然的犯罪行为,诸如“专门被电风扇对着吹”“总被大声训斥”等例子,也被认定是不合法的霸凌行为。另外,一些不显眼的隐性行为,如“罚抄职业守则”“调动到与个人领域不相关的职位”等,同样被认定为职场霸凌。

职场霸凌,一个无处不在的丑恶现象。过去人们为了饭碗,或许还会忍气吞声,但随着日本相关法律的出台,或许会带动其他国家的反职场霸凌活动,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你遭遇过职场霸凌吗,你遇到过什么霸凌行为?欢迎留言、分享。

请随手点赞、关注、转发,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