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爸女儿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幼儿园中班一共有7个班,等到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大班只有三个班了,那么孩子都去哪里了呢?
答案是都上幼小衔接班了。当时幼小衔接班是这样宣传的“幼儿园什么都不敢教”、“现在孩子都上幼小衔接班,小学老师上课进度快,孩子跟不上”、“很多小学要求上学前孩子就会100以内加减法,要会认1000个汉字”等等。
猫爸相信很多父母听了这些话都会心慌慌,特别是看着很多孩子都去上幼小衔接班的时候,那个脆弱的心理防线更是不堪一击了。
猫爸就是这种家长,当然我还好一点,只让女儿上了半年。现在女儿1年级快毕业了,我发现我真的是选择错了。
女儿上学前班这半年,几乎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全部学完了,课程强度甚至远超小学一年级,结果等我女儿上了一年级后,由于所有知识都会,所以上课根本不认真听讲,导致每次测验都因为上课没认真听课而做错题。
据一位资深小学老师讲,那些提前学习一年级知识的孩子,虽然一年级的时候成绩看起来不错,但其实这些孩子是在吃老本儿,等到三年级后,他们的成绩就慢慢走下坡路了,因为这时候孩子很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了,老师和父母都很难帮他纠正了。
所以对于马上要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习惯。那么哪些习惯需要父母们重点培养呢?
1、 学会整理
孩子上一年级后,有很多课本、作业本、辅导书,一般刚入学的孩子,都不太会整理书包,导致经常找不到自己的课本,其实这是非常影响学习效率的。所以父母在孩子上小学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收捡和整理的习惯。
一般可以从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衣柜、玩具开始,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分门别类,其实这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机会,因为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差的人,是很难把东西分门别类整理好的。
2、 学会倾听
我们都知道小学上课的时候,老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这里父母要了解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学习兴趣,如果老师上课的内容孩子都知道,他是不会认真听课的,所以父母一定一定不要把一年级的知识提前教给孩子,因为一旦孩子养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习惯,后面会越来越难改!
第二层就是孩子的专注力,这个涉及到的知识就多了,需要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有意识地培养,有兴趣的父母可以在网上自行查找这方面的知识。
3、 尽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语文最主要的环节就是阅读,而阅读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一旦孩子到了三年级还不能够自主看书、不爱看书的话,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就很难形成了。
特别是小学的课业还不是特别的繁重,如果不利用这个时间阅读沉淀,提升文学素养,等到中考和高考的时候再临时学,肯定是来不及的。
说到阅读,这里就涉及到孩子要不要提前识字的问题,其实识不识字的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差距还是有的,比如识字的孩子就可以自己看书,自己看题目,当然这种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一般到三年级就没了。
所以字是可以提前认得,但前提是要遵循孩子的意愿。一般来说4-5岁的孩子就开始对汉字有兴趣了,比如让爸爸妈妈告诉他这个字是什么,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适当的认识一些汉字,读一些简单的绘本,这也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认字不要填鸭,还是建议给孩子留一些新鲜感,这样才会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4、 学会报告
孩子上小学前,一定要学会什么情况下要举手报告。因为上幼儿园时的环境比较宽松,上课时间也短,老师也比小学老师亲切可爱,可是小学就不一样了,孩子心里会有点犯怵,有些事情就不好意思说了,比如上厕所,很多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经常会尿裤子,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父母要提前告诉孩子,遇到事情不要怕,要大胆地举手告诉老师。
5、 提前去要上的小学走一走
进入小学,意味着孩子身份巨大的转变,如何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去学校周边参观一下,让孩子看看教室是什么样的,父母也可以顺便跟孩子聊聊小学的生活,帮孩子提前感知,这样孩子会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
最后,猫爸还是希望父母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其实进入小学也是孩子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焦虑过多的地带给孩子,我相信孩子也一定不会让父母们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