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是进去了!为何这么多金融人的宿命是坐牢

2019-12-04   华人家族财富




1.黄大容被拘


关于麦子金服一案,上海市警方昨天(12月3日)发出通报。

通报称,麦子金服在未取得国家相关金融资质许可的情况下,通过“麦子金服财富”和“财神爷爷”等线上理财平台,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

通报显示,警方此前已对麦子金服创始人黄大容、联合创始人杨淑敏等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查封相关涉案资产。

《华人家族财富》11月28日曾刊发《麦子“黄”了,金融还能温暖吗?》,讲述过黄大容的创业故事和她的“温暖金融”的理念。

也许,她的初心真的是希望“金融温暖而可及”。只是,这是一条充满诱惑,也充满挑战的道路。她在这条路上走着走着,结果不仅没有温暖到别人,反而把自己送进了阴冷的牢狱。

事到如今,黄大容和她的麦子金服,故事没法再讲下去了。

黄大容涉嫌的罪名很简单,就是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如同其他许多出事的金融机构一样,警方一抓,就是一批人——目前,麦子金服被抓了15人。

此前证大系9月份案发时,包括掌舵人戴志康在内,第一批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多达41人。到11月,同样因涉嫌吸收公众存款,证大文化总经理朱钰等人也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一次,涉案人数达28人。

今年更早些时,金诚财富集团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发,其董事长韦杰被抓,涉案人数同样多达20多人。

类似这样的案子,近一两年来,在财富管理行业中不胜枚举。涉案罪名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项,而涉案人数动辄数十人。

黄大容



2.强监管与违约潮


击鼓传花的游戏,一般都会玩上一段时间后,才结束的。

这一波财富圈内的“游戏”,近两年有点鼓声戛然而止的感觉。在一个下行的经济周期中,在愈加严厉的监管背景下,很多玩家玩不下去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机构和从业者都在玩财富游戏,但可以肯定,玩游戏者,不在少数。

金融违约潮的到来,使得各种所谓的悲剧上演。

违约大环境下,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严重,金融从业者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一些会闹事的客户,要么打砸财富管理机构的办公室,要么拉横幅要求机构还钱——各种闹剧,此起彼伏。

一位财富机构创始人聊起他的两位同行朋友的遭遇,让人很感慨。

他说,那两位朋友,因为无法兑付客户的几亿元投资本金,一位选择了跳楼,一位选择了自首。

勇于跳楼的终究是少数,勇于自首的也还是少数。更多的,是窟窿实在捂不住之后,警方介入,然后案发。

在出事的种种人中,有一批一开始就是骗子,他们就是为了骗钱而来;有一批原本没想当骗子,但禁不住各种诱惑或者压力,也拐入歧途;还有的,最初理想很大、情怀满满,同样熬不过现实的压力,也掉入了各种陷阱。

这就使得为数不少的一批金融人,有了牢狱体验。

谁喜欢坐牢呢?翻翻很多出事者的履历,都光鲜得很。比如,麦子金服黄大容是上海高金的博士在读;证大文化的朱钰,有财经记者的背景,也有海外求学的背景。大咖如戴志康,就更不用说了。

戴志康



3.幸存者的慨叹


前不久,我去拜访一位资深圈内人。

他早年在海外从事财富管理行业,有过被严格监管的职业经历,并小有成绩。所以在回国时,他带着很大的梦想,希望在这个行业中做出一番事业来。

他的逻辑很简单,财富管理的需求持续扩大,而他又有成熟的经验——这不就是当机遇来临时,他又刚好是有准备之人么?

现实并非像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当同阶段起步的一些人,都开始不管不顾使劲营销客户之时,他纠结了、害怕了。他所受过的严格监管的经历,在阻止他草莽作为。

他曾遇到这个行业的最好时光,但没有收割到太多的红利。

这不是他的能力问题——事实上,他相当专业,堪任业界导师。

他就是怕了。他觉得财富管理行业不该是这么玩的。

金融是管理风险的事业。但凡走在正道上的人,多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像高速路上的老司机,看到过的事故太多,反而车速不敢开快,驾驶时愈加谨慎小心。

这位业界前辈不是红利的收割者,便成了行业的幸存者。他庆幸自己的选择,不然,“自己就走在通往监狱的路上,成为他人的谈资”。

好在,物极必反。一个浑浊的时代在慢慢过去。

大浪淘沙之后,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依靠创造价值和专业能力的时代即将到来。


- The End -


撰文 夏朴

ID:cnfamilywealth 非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