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残酷甩出BAT,百度到底怎么了?

2019-08-28   维小维生素

大家都知道了,一瓶水,把百度泼上了热搜。

李总真是够坚强的。 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还能绅士而彬彬有礼地问:What's your problem?

李彦宏头上浇那瓶冷水,还是很有价值的。 至少显示了一个高科技公司面对AI道路上各种困难的决心——连被泼一瓶水都搞不定的事儿,多少困难还在后头等着呢。

曾几何时,当我们说起中国最出色的科技公司的时候,都会用三个字母替代——BAT,指的是百度,阿里,腾讯。

然而,现在当我们再谈起BAT的时候,言语中总夹杂些不明的情绪。 B不再被人们认可,甚至被打上了“百度已死”,“百度没有希望了”的标签。

配合自股价看,似乎还真的像那么一回事: 8月14日,财经新闻有一条抢眼的资讯:从当日收盘价看,网易市值升至335亿美元,超越百度,成为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也就是说,百度,一度被彻底地踢出了“BAT”的阵营。

虽然8月20日,百度财报出来后百度市值重回前五,一雪前耻啊!

但是就像媒体所说的,这对于百度而言,究竟是荣耀还是耻辱? 对于这个答案,我们或许无从得知。但对于百度来说,有竞争未必是一件坏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百度都因为没有对标的竞争对手而走上了市值神坛。

最高峰时,2011年一度超越腾讯、阿里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第一的公司。 这里面,搜索是它的第一条命,也是百度打下江山的最重要的一环。

最直接的是,在PC时代,我们上网搜索资讯的入口就是百度。

因为,百度的技术够牛,而谷歌的退出,更是造就了百度的王者地位。

虽然很多人认为谷歌的退出,背后的因素不那么简单,但是在商言商,当时谷歌与百度的市场份额分别占了30%、50%。

有人总结,很多人把百度当作浏览器的默认首页,甚至把百度当成了测网工具。

网速好不好,打开百度试一试,因为用的流量最少,反应速度最快。 百度,变成了全民默认的互联网入口。

所以,以技术起家的百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几乎独享了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技术红利。 因为核心是百度的技术壁垒,具备了垄断性。

事实上,科技公司只要在技术上存在明显优势,就很容易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 而百度的搜索业务+广告的业务模式,一度被认为是最佳的商业模式。

不过,曾经被那么引以为豪的商业模式,最终引得全民吐槽。

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大抵是2016年魏则西事件后,大家开始对百度失望,百度“作恶”论在网上铺天盖地地流传。

另外,还有百度贴吧的“卖吧”、推广赌博网站等等一系列事件,深度刺激了吃瓜群众神经。 “坏人!” 这是百度给世人的印象。

就算不是坏透,至少也是愿景和价值观的双扭曲。 即便李彦宏说的多么好听,底下员工为了饭碗,一切以KPI为准。

这就导致了,百度的口碑越来越坏!百度的声誉和财务表现跌至谷底。 让百度更失去话语权的,是百度失去了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机会,尽管它不愿意承认那次的战略失误,可这个就是事实。

这时候,陆奇来了。

这个曾在微软最有权势的华人,是IT界的一个传奇,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他来了之后,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进入了“改革深水区”。 裁撤医疗事业部,确立了All in AI的战略方向等一系列的措施,让投资人信心重振,百度的市值也从最低的不到600亿美元一路涨到千亿美元左右。

然而,陆奇只待了一年半就离职了,没有人知道具体原因。

大家只知道,陆奇离开的时候,市场普遍认为,百度“无”车可造。 资本市场也给了一个很差的回应——陆奇宣布离职后,百度市值一夜蒸发94亿美元。

所以,百度还是那个摆脱不了对搜索引擎的依赖的百度,至少在目前来说,百度的All in AI战略有点扯! 也就是说,百度没有其他的黑科技能够吸引到投资者的注意。

我们可以看到,同在美股上市的阿里,目前的市值在4000亿美元左右。 而百度的市值,不到400亿美元。 相差了十倍不止。从市盈率来看,两者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这就是美股成熟的地方了,如果换作A股,可能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理性投资者云集的地方,你要交答卷,必须交得漂亮。

虽然百度做了多方面的尝试,从All in O2O到All in AI,百度外卖等于凉凉,AI业务的话,小度等智能设备还是做得可以的。

但通常来说,投资一家公司,要看核心业务是否有成长性。 事实上,作为它第一条命的搜索广告业务在去年就出现了负增长的衰退情况。

所以,百度投资知乎,果壳,看似意料之外,其实是在情理之中。

很早一段时期内,我在网上浏览过一篇文章《百度搜索引擎已死》,里面提到:

为了扶植百家号,百度甚至在资讯栏目上也上线了大量的百家号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少见正规媒体的内容。

这引起了网民的狂嘲,百度明显忽略了,内容质量的重要性! 需求端低的内容,一句话来说,是构不成竞争力的。同时,这也会降低企业的商业竞争力。

而百度纳入知乎,果壳后,则会最大程度得到两者的内容权重。

你可以在百度搜索到知乎及果壳的内容,而不仅是百家号的内容。

另外,知乎是知名的内容社区,果壳是业内熟悉的科普知识平台,从产品结构及流量上,都是对百度的助力。

有最明显帮助的应该是知乎了,多少人微信公众号的第一波流量就是从知乎导流过去的。 这就是内容的黏性,一些在知乎积累了个人信用,建立了个人品牌的人,很容易带动一批死忠跟随。 这是其他品牌所没有的,不说近三年,可能近八年也难再出一个知乎。

正所谓,争夺内容到最后,最到位的做法就是直接投资。 既然没法做到,那就买,只要肯砸钱,就能买来内容。

因为,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的垄断地位不算高,但优质的内容却很赚钱! 这大概就是知乎果壳救了百度的理由。

百度虽然不像以前那么赚钱了,但搜索+内容的多头发展,或许会迎来一次重生。

-END-

作者简介:

维小维,做投资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职场妈妈,她是:

曾任四大、网易、宝洁等知名企业管理层

10+年名企CFO及投资高管经验,掌管2亿资产

财税投资领域行家,职场和管理领域达人

成长类百万阅读文章作者

写接地气的文字,专注职场、财商和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