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不见,LV、香奈儿、Prada重新出场了!
没想到,一回到商场,这些国际一线奢侈品都齐刷刷做了一件事——涨价。
LV最牛,两个月内连涨两次。
结果,北京、上海等奢侈品店外大排长龙,疫情都不管不顾了,买上涨价前的LV这么大的事怎能落后?
你品,你细品,跟双十一零点抢购没差了。
不少人心里嘀咕,涨不涨价,跟我毛关系,反正买不起!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极端。
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趋之若鹜。
那究竟奢侈品值不值得买?今天就来掰扯掰扯。
欲望,是第一生产力
奢侈品确实很贵,但也确实很多人喜欢买。
这可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败家”来解释。
因为,喜欢漂亮东西,本身就是人性。价格越高,越容易受到追捧。这个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意思就是,人们在购物时,不仅仅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也就是,满足虚荣心。
诶,先别急着否定虚荣心。
有时候, 欲望,是第一生产力。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在大脑中提前进行一些正面构想,可以形成一个正向的心理暗示,促使自己往希望到达的地方发展。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目标是发了奖金吃一顿海底捞,那么你的奖金,大概率就只够吃顿海底捞。
而如果你的目标是买得起一个LV包包,那么你加把劲,就能得到一个LV包包。
别以为我在吹牛。
奢侈品代表的就是一种价值肯定。
买得起,说明你有足够的能力达到这个价值。
或者反过来说,人们就是需要一种贵价的东西,来肯定自己的价值。
就像男人爱买豪车,女人爱买钻石,都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作为价值锚定物的一线奢侈品牌,自然是不会降价的。
因为一降价,就代表自己不值那么多钱了。
而人们喜欢买贵价奢侈品,也是一样心理:我买得起最贵的,说明我的价值就是这个水平。
你试试开着宝马奔驰特斯拉,和开着10来万的普通车去银行借钱吧……
信我,效果肯定不一样。
别嫌贵,
要买就买能力范围内最顶级的
当然了,我绝对不赞成大家去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奢侈品。
有些人刚毕业,月薪3K,却负债累累去买LV包包,那就是放纵欲望。
买奢侈品,就应该像对待投资一样,先要明确自己的盈利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
盈利需求就是——你身边的人所能接受的价值范围。
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小白,背个布包上班,也不影响你的业绩和老板对你的印象,那你大可不必花光工资去买奢侈品。
如果你是企业老板,要去谈投资,那还是配个大牌包包吧,确实能增加一点儿自信心。
风险承受能力呢?
就是如果你买了奢侈品,就没钱吃饭了,会饿死的风险太大,那我劝你别买。
奢侈品应该是为你的生活锦上添花,是你达到目标的奖励,千万不要变成财务上的沉重负担。
那么,如果你的能力足以负担一个大牌包包了,那你就选择最顶级的奢侈品牌吧。
像LV、香奈儿这种,流行了一百多年仍然是行业顶级,这种品牌的附加价值才是最高的,也最有收藏价值。
甚至有些经典款式还会拿去拍卖。曾经有一款限量的爱马仕包包,就拍卖到了250万。
所以,买奢侈品,就要像买股票一样,看准一家好品牌,进行价值投资。
千万不要因为一些炒作起来的网红品牌就花了眼。
风头一过,虚高的价格被打回原形,你就知道自己花了多少冤枉钱了。
如何薅羊毛?
试试二手奢侈品直播
人就是矛盾的结合体,一般来说,只爱买两种东西。
第一,价廉物美。(便宜中掏好货)
第二,物美价廉。(奢侈品但便宜)
然而,现实中真有物美价廉的东西吗?
哈,还真有。
这一个新鲜产品就是——二手奢侈品。
数据显示,这几年,二手奢侈品的销量迎来了逆势增长。
在妃鱼、只二等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通过最流行的直播带货,即使疫情期间,也实现了销售井喷。
根据艾瑞数据披露:
二手交易平台”只二”在今年2月份上线了直播带货后,增长率高达82.4%,另一个平台“红布林”的增长也达到了40.4%。
好的主播,短短4、5个小时就能卖出几十万的奢侈品。
所以,如果你暂时负担不起去专柜价,那不妨去各大直播平台,先买一个二手包包来满足自己。
不要觉得二手奢侈品就很low哦。
目前全球奢侈品二手流通率约20%,而中国仅在3%左右。
而这两年,世界上超过40%的个人奢侈品销量,都是由中国消费者贡献的。
从专柜移步二手平台,是一个必然趋势。
所以早在去年,线上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就是消费领域10大新赛道之一。
这个增长空间和商机,值得你细品。
写在最后
有人说,奢侈品就是买个LOGO,无非是收智商税。
无可否认,有些奢侈品的溢价确实非常高。
我们之前也扒过,包包的利润率高达20倍甚至30倍 。
但是,奢侈品带来的价值光环,也是真实存在的。
买不买奢侈品,就好比买房好还是租房好一样,都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只能说,两者都有自己的立场。
话又说回来,千金难买心头好,千金难买我欢喜。
佛系不会让你奋斗,欲望也许推动进步。
如果一个名包能让你更精进,就安心把它放到购物车吧!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欢迎你关注公众号:维小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