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父母养大的孩子,多半情商很低,长大后难有大作为,你是吗

2020-04-08   西红柿妈妈

文|西红柿妈妈

情商这个词我们最熟悉不过了,一个成功的人基本都是高情商的人,起码是由百分之八十的情商和百分之二十的智商组成的,可见情商的重要性。

孩子的情商高低,很大程度是受他们的父母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那么父母哪几种行为容易培养出低情商的孩子呢?

心理学家表明:这五种父母容易养出情商低的孩子,将来很难有作为

1、讲话做事时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经常会伤到别人的父母。

小王上学时一直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是每个人都羡慕的高材生。毕业多年后的同学聚会时,好多同学都事业有成了,有的是老板,有的是企业高管,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的、自信满满侃侃而谈,唯独小王在一边默默无声。

有的同学得知原来小王到现在还是个公司小职员时,同学们都惊讶了,他一直可是高材生,怎么回事呢,怀才不遇呀?

小王说:“公司内部竞争激烈,加上同事们嫉妒打压,没有发展空间!”

后来有个同学和小王公司有业务往来,认识了小王的老板,无意中提到小王。那个老板说:“我很欣赏小王的才华,多次想提拔他,可是每次投票选举时,他都会名落孙山!”

原来小王说话做事经常目中无人锋芒毕露、招人讨厌、做事不留余地,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人缘不好,最终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小王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伤人的话常常脱口问出,也不管别人是否尴尬,所以小王从小耳濡目染也学到了这个坏脾性。

解决方法:有的父母无论对着自己的孩子还是外人都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不顾及对方是否面露尴尬。

当然他们也不会知道孩子什么话该说,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必然是一个口无遮拦的人,在生活、工作中都会很吃亏。

2、脾气暴躁,遇事总是大吼大叫的父母。

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是脾气一样暴躁,还会有暴力倾向,孩子不会控制处理自己的情绪,随意发泄,使孩子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顺利融入集体。

还有一种可能,孩子会变得特别胆小、拘谨,凡事瞻前顾后不敢尝试新鲜事物。无论是哪种,都会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解决办法: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无论什么事都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这样才不会伤到孩子的内心,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你附属品。所以要平等的沟通而不是大吼,切记不可含怒到日落。

3、经常打压孩子,对孩子说“你真笨”、“你真懒”这类话的父母

孩子做错了事,父母经常会说:“哎呀,你可真笨,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孩子起床慢赖床了说:“这孩子真懒。”

这些话说多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暴自弃,认为既然父母都这样定义自己,那自己的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从而放任自己,再难有所为。

解决办法:要提高孩子情商,就不要批评孩子的性格或品德,而是要批评孩子本身做错事的行为、比如赖床了,批评孩子拖拉的行为,指导他改正,而不是说孩子懒。

4、夫妻关系不好的父母

夫妻俩经常吵架嫌弃对方,埋怨对方,攻击对方人格,甚至破口大骂,这些都影响孩子情绪的健康。

不是只有父母离婚了,孩子才会感觉到痛苦。父母之间的这种紧张濒临崩溃的关系,也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恐惧紧张和不安。暴力家庭或者冷暴力家庭的孩子不爱表达情绪,容易变得焦虑、内向、抑郁。

解决办法:夫妻之间吵架,可以抱怨,但是千万不要批评、或者攻击对方的人格。

夫妻可以这样说:“你经常打游戏,不帮我照顾孩子,这样我真的很累。”但是不能批评:“你不知道我每天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还要做家务,你整天就知道喝酒睡觉,你真是太自私了!”

当然最好是保持和谐关系,不要在孩子面前吵闹。

5、经常批评指责孩子负面情绪的父母

孩子也是有喜怒哀乐的,有时当孩子因为某些事情而发怒时,或者伤心难过了,父母要接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一味控制孩子,说不许喊叫。

”这么多人呢,多丢人啊”、“不许哭,憋回去”,这些话都是父母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这种的做法是不对的。

解决方法: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事情,解决问题,先询问原因然后安抚孩子,这样以后孩子才能信任你,才愿意和你沟通。

孩子的情绪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管理调整负面情绪,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指导他们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慢慢的孩子就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了。

孩子情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父母要不断的学习、积累沉淀,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情商,寻找合适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去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