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巴彦淖尔日报社开展新闻扶贫行动,助力临河区狼山镇爱丰村早酥梨、苹果梨销售,得到全市人民广泛响应。1月19日上午半天,就销售梨6万余斤。
报道发出后,记者陆续接到全市其他地方梨滞销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2019年,全国各地各种梨喜获丰收,我市光狼山镇爱丰村,就收获梨660余万斤。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不耐储存的河套苹果梨、早酥梨遭遇了卖难。
据爱丰村党支部书记张翔林介绍,前几天,他和培农公司的人拉了一车货到广州卖,吃过的人都反映口感非常不错,但是货放进市场中,消费者不认识,多数愿意购买新疆库尔勒香梨等外地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南方人愿意买小包装水果,10斤、5斤,甚至2斤包装的水果在商场、超市里比较被认可。
“一个是销售网络不完善,再一个咱们几十斤的大包装不太适合市场,当地的苹果梨、早酥梨还得在开拓市场、产品包装方面下功夫。”张翔林说。
河套苹果梨、蜜瓜、华莱士、西红柿等瓜果品质一流,但是储运要求较高,新鲜瓜果收获后如果不及时销售,很容易坏掉。近年来,在“天赋河套”品牌的引领下,我市瓜果种植面积扩大,品质提高,品牌知名度也提高,但是销售网络建设的速度还是跟不上实际需求。瞬息万变的销售市场要求我们主动出击,建立完善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帮助销售河套优质瓜果,让河套瓜果不再卖难。
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五原黄柿子也曾一度因为销售问题难以大面积发展,但2019年,致力于黄柿子种植、推广的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一家果汁生产企业合作,开发出了黄柿子汁,产品一经面市供不应求,订单火爆。2020年,民隆公司黄柿子订单面积是上一年全县种植面积的5倍左右。能加工成柿子汁,黄柿子还愁销售吗?
由此可见,巴彦淖尔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走工业化道路, 始终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将农产品生产延伸到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最终引领千家万户农民奔小康。
如果你爱吃梨
买点回去与家人分享!
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志利
编辑:史玮 校对:杨雅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