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核心的两个器官,一个是大脑,另一个就是心脏。
只要心脏出一丢丢小问题,将会对生命健康产出大大的威胁,所以,需要给它分分秒秒的守护。
和往常一样,小编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小彬,37岁,在一家知名大公司做主管,频繁应于各种聚会,长期的作息不规律和饮酒过度,使他时常感到心悸、气短,在去年的一次体检中查出患有了心律失常,后来因为自己年轻、工作又忙,加上几次复查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小彬就没太放心上。
直到2019年7月,小彬因胸闷难忍来到咸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可当他到达医院后,胸闷的症状又突然消失了,医生给他做了心电图,结果也显示出正常。就在小彬为自己难以了解病情而愁闷无奈时,医生拿出了一个手机大小的小盒子,告诉他24小时内随时戴着,正常工作、活动、休息,第二天就能找到反复胸闷难受的原因了。
看到这,你是不是也和小彬一样觉得差异
就这个小东西,真有那么神奇?
答案:当然!我们知道一些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心动过缓或过速等都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诊断,但对于一些发作不频繁的患者常难于捕捉到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幺小彬起先非常难受,来了医院后反倒没查出什么异常的原因。
不过,面对这种情况,医学上还是有办法来捕捉到心律失常信号的,这就是动态心电图(Holter)。通过24小时的携带,医务人员根据Holter记录下的佩戴者全天心电图情况进行病情分析和判断。
当然Holter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属于事后反馈。那么如果在这期间,佩戴者的心律出现了临近危险或危险的异常情况,则可能会因为缺乏专业的临床指导与治疗干预而导致不良的结果。这个时候,就该远程动态心电监护仪(就是前面提到的像手机大小的小东西)出马啦,它不仅能够让患者得到有效的24小时实时监护,在意外突发时还会自动报警哦。
小巧便捷的外观,佩戴起来还怪时髦
远程动态心电监护仪如何实施监测?
它具有传统Holter(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护及实时监测的功能,能自动监测患者连续24小时的实时心电数据变化情况,然后通过3G/4G/WIFI蓝牙等通讯方式及时传输心电数据至服务平台,分析诊断出各种心律失常、早期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心绞痛、冠心病等疾病,供医生了解患者心脏健康状况并及时干预。
最重要的是,它还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不受时限及距离限制,集监护、诊断、科研于一体,可根据实际需求当作心电监护仪使用,同时当作 Holter 使用。
相比传统动态心电图的优势
1、能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患者心电数据的实时监测,适用于所有需要动态心电检查的患者;
2、患者只需随身携带一台手机大小的移动式动态心电监护仪,无论去到哪里,都能通过设备里的网络卡实时传输十二导联心电图到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的监控平台进行全程24小时实时监控,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心电变化,从而做出最快速的决策和处理;
3、尤其是对急性胸痛患者,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快速诊断,并及时施救,为急性心梗患者尽早介入治疗,快速开通血管、血运重建,抢救病人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远程动态心电监护仪适用范围?
1、心脏病高危人群的院前早期筛查;
2、心脏病患者的院内实时监测及术后定期监测;
3、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与预警;
4、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与预警;
5、急救、转诊患者的实时监测;
6、远程会诊与医学研究。
心电监测技术远程化、无线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实时远程动态心电监护”将24小时守护您的心脏!咸阳市中心医院也始终365天分分秒秒守护您的健康!
(特约通讯员 王瑞 潘怡彤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