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山东新高考的一步步推进,新高考选科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最近有好多家长问我们,选考科目到底该怎么选呢?如何选科才能让考生发挥到最好,才对生涯规划有利呢?
我们建议按照以下五个步骤来选科。
步骤一划定未来就业方向。
这一步也就是说学生学业完成后,未来将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般而言,每个学生的心中有着或多或少的职业倾向,比如教师、医生、律师、科研工作者等。规划上可根据职业性质瞄准专业的范围。在这一阶段,若是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未能说明,那么可以根据我们给孩子做几种测评(例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评、MBTI职业测评)来帮助孩子认清自身的优势、特点等推荐未来从事的方向。
步骤二圈定专业范围。
一句话概括的说也就根据学生的成绩、兴趣、性格特征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来选择大学专业。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从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学术背景等角度出发,来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而知彼就是了解专业的选考要求、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就业前景与深造情况等。
步骤三划定对应的学校范围。
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范围,确定对应的学校范围,即看哪些学校在我们所定的专业上有竞争优势。如此就可以大致确定了学校和专业范围。考生确定专业的可选范围后,必然要综合考量高校的可选范围,取其交集,从而精确定位,为志愿填报和最后的录取做足功课。
步骤四选定选考科目范围。
根据各高校专业的选科要求,确定自己在高考中的选考科目范围。
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与可报专业比例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考生选择排在最前面的“物理+化学+历史”的组合,可以报考99.9%的高校专业;如果选择了“政治+历史+地理”组合,那么只能报考52.9%的高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