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11日,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正式开舱收治患者,滨州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作为首批入住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这里日夜奋战,最终实现了患者0死亡、医护0感染、出院0返舱、舱内0事故、舆论0炒作、家属0投诉。这6个“0”,造就了一座生命方舱、安全方舱、和谐方舱。
如今春暖花开,抗疫英雄,踏彩云归。随着滨州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凯旋,滨州援鄂医疗队员都将陆续踏上回家的旅途。从今天起,滨州日报/滨州网将推出“我的方舱‘战疫’经历”,听他们讲述战斗在疫情最前线的工作生活感受,以记录英雄们在此次“战疫”中的卓越成绩。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与众不同,谁也没想到,这个原本团圆祥和的春节,却因为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而让人惶恐不安。疫情来势汹汹,迅速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开来,而武汉首当其冲!当院领导下达将派遣援鄂医疗队支援武汉时,我积极报名主动请战,我知道作为一名党员,冲锋在前就是我的职责与使命,而且我有着12年的重症医学科工作经验,“敬畏生命、救死扶伤”。去武汉,我更是义不容辞!很欣慰我成为了山东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并于2月9日随队出征武汉前线,开始了我与战友们38天朝夕相处的“战疫”生活。
范磊
来到武汉,由于饮食习惯不同,语言交流困难,真有点不适应。但我反复告诫自己,“这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着不断增长的确诊人数,我越来越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我努力克服自身困难,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
工作中的范磊
在防疫工作的38天里,我负责在方舱医院收治患者,询问及观察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每天的工作中,我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复核核酸监测结果及CT检查结果。有的患者到方舱医院后,心理压力比较大,情绪常常表现出焦虑和紧张,有时候他们保持缄默不语,任何人说话都不搭理。在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不久他们就愿意和我们沟通了。对核酸监测持续呈阳性的患者,我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配合我们的治疗。对病情较重的病人,我们负责协助转运。当然不上班的时候,我也不会闲着,到舱外参加志愿者活动,执行对出舱人员和驻地环境的全面消杀工作。8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和下班后的志愿者活动,常常让我心力憔悴,但看着患者治愈后脸上绽放的笑脸,觉得就是吃再多苦,流再多汗,都是值得的。
在去援鄂的前一天,我把支援武汉的决定告诉了妻子,她是一名高中教师,我相信她会理解我的。妻子流着泪,默默点头只是不停地说要保护好自己,让我按时吃药。因为我做过甲状腺癌切除术,需长期服药(优甲乐)。我和妻子商量向父母保守秘密。父亲今年65岁,有脑梗塞,母亲患有高血压,我害怕他们担心我,身体受不了。当然最感谢的还是我的妻子,谢谢她既要服侍两位老人,还要照顾好8岁的儿子和三岁的女儿。
抗疫的这38天,将是我这一生最难忘的38天,它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医生的神圣使命,也感受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之所以我们能很快控制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是因为我们身后有无数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逆行者,更是因为有着全国人民对我们的强大支援和鼓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疫情终将成为过去,而38天的战疫经历将会一直篆刻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