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柠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实验的对象是一对出生46周(11个半月)的同卵双胞胎,我们称之为A和B。
格赛尔先生让A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梯训练,B则不进行此种训练。
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幼儿学习技能的重要作用。
我们不会要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学会走路或者说话;
也不会要求一个三岁的小朋友会写作文或打保龄球;
因为我们知道,这不符合孩子发展的规律。
但我们却可以看到,现在满大街上0岁开始学音乐的启蒙班,2岁开始学英语的外教班,3岁开始学数学的特色班,生意火爆。
因为爱,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等不了
对于孩子的翻身、走路、说话,当爷爷奶奶的反而都不会太着急,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养了不只一个孩子,在他们心里有一个大概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孩子能够学会,也就没什么问题。
可现在的父母即使对这种孩子一旦发育成熟自然就会的东西也开始着急起来:
我的一个闺蜜,孩子刚满5个月时抱到一家早教中心,经过那里所谓的专业人士一番测评,说孩子还不会翻身,需要进行专业的训练,要不然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智力发育。
硬生生让她掏了将近2万块钱,报了早教班。果然,半个月之后孩子就会翻身了,闺蜜当时欣喜若狂,认为这早教班报得值得。
可孩子现在10岁,成绩在班上排末尾。问她原因,她竟然说,当时跟孩子报的那个早教班,因为孩子太小,对孩子打闹完全没有约束,结果竟让孩子养成了上课边玩边听讲的习惯。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绑架了多少家长的一句话,却没想到,最初提起这句话的是一家培训机构,他们的目的,只是想要招更多的学生。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万物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等待的过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四月肥的猪,三月出栏的鸡,生长素控制下的植物,让我们对拔苗助长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所以在潜意识里也会觉得,那些育儿中心推崇的提前、强化训练,是不是也可以同样提升我们孩子的智力和情商?
能不能提升呢?
这当然要打个问号。
下面,我们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提前培养孩子这些能力,到底有没有必要。
这是1岁以内宝妈们最容易焦虑的事情了,因为1岁以内的宝宝除了运动能力,很难再有其他方面可以让宝妈们来做比较。而关于运动能力的培养,现在推崇最多的就是大动作的发展,即抬头、坐、站立、走、跑、跳、翻滚。
正如我们文章开头所讲的,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提前训练对于新生儿的运动能力提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因为运动能力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宝宝生理上的成熟。
有理论说大动作发育得早,宝宝更聪明,所以会有人反推出要想宝宝更聪明,就要提前训练大动作的发展。其实,这种反推是不成立的。
不光是提前让孩子走路,实际上,
新生儿头的重量占到了身体的1/4,幼小的脊椎根本承受不起头部的重量,提前竖抱或久坐,都有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脊椎,造成驼背的隐患。而腿部骨头因为还没有定型,过早的站立和行走,也有使孩子变成罗圈腿的可能。
静待花开,是我们对一岁以内孩子在运动能力上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了。
对于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而言,我们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这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期,这时候的孩子你如果强迫他说东西是别人的,那只会换来一阵哭闹,可再大一点的时候他自然就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他了。
对于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你如果去他家做客会发现:
换来的可能也会是一场大吵大闹,因为这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秩序敏感期,如果强行让他们不注重秩序,可能会对以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再大一点的孩子会开始尝试语言的攻击性,他们会试着学会骂人的话,到了5、6岁左右会喜欢玩结婚的游戏,这也是对成年人生活的一种尝试。
这些内在的发展顺序如果被强制性提前,或者是阻止和推后,都有可能使孩子错过敏感期,而影响情商的发展。
不要太早跟他们下定论,然后慌忙火急的改变他。孩子自有其发展。
雯雯是10月份出生的,父母觉得女孩子提前一点上学好,很早就开始为孩子找关系了。
同时,为了能让孩子跟得上学校的节奏,雯雯幼儿园大班没有上,直接去报了一个幼小衔接。可雯雯妈发现,别的孩子很容易学会的算术题,雯雯怎么都写不会,别的孩子轻而易举就能写好的汉字,雯雯却总是写得歪歪扭扭。
最重要的,雯雯到了中午就要睡觉,可学前班里安排给孩子们睡觉的时间很短,使得雯雯经常出现下午上课,上着上着就睡着了的情况。
于是雯雯又上了一年的学前班。
可第二年的时候雯雯妈惊讶的发现,雯雯居然成了班上成绩最好的孩子。老师讲的东西一下子就理解了,字也写好了,重点是,上课不再打瞌睡了。
很多父母会说,孩子的成长可以等,但中考不能等、高考不能等、社会也不会等。
所以他们赶鸭子上架的让孩子们提早去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却不知道,要写一手好字,需要手臂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学好数学需要逻辑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要背英语单词,也需要你能静得下心来,专注力到一定程度。
过早的培养,只会让孩子因为一直都达不到家长或学校的要求,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这是得不偿失的。保留孩子对学习的欲望和激情,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所以,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
有人说,养育孩子就像是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你如果愿意和他同一频率你会发现,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每天的风景也会不一样。
孩子可能会在树林里观察昆虫和植物花掉一天的时间,对于你而言,这一天的时间可能意味着一个大单的流失,几个客人的投诉,或者从森林的这一边走到森林的另一头。
但他们在这一天的时间里花在昆虫和植物身上的专注力是你所没有看到的,他对事情的执着程度,也是你所没有想象的。
孩子因为还太小,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因为没有太多的压力所以他们不需要匆匆忙忙。
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体验、去成长。不焦虑,不急躁,我们曾经也被誉为垮掉的一代,可现在,不正是我们这垮掉的一代在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主力吗?所以,用最初的那颗只是期待他们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心态来期待他们,相信,他们会送给你惊喜。
今日互动:你也是“心急的”家长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长中,出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对你的烦恼和困扰有所帮助。
我是青柠妈妈,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