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味道,那永不涨价的北京方便面

2019-06-25   广济印象

上晚读时,我坐在讲台前,课代表正发英语报。

后面一位女生手上的物品在我眼前一晃,“北京方便面!”只见她拆开袋子,正准备往嘴里倒,下意识地瞟了我一眼,我没有传递“慈祥”的目光,而是盯住她,然后她羞涩地低下了头,脸瞬间红了。“不连忙做试卷,还吃吃吃!”她更不好意思了。什么都涨价,这五毛钱的北京方便面几十年没多大变化,真是个奇迹,现在的学生还吃这玩意儿,我也是醉了。

那年我读高一,偌大的一所学校,没地方看电视,娱乐活动又少,手机好像还没有生产,青春躁动的岁月,何等难耐!幸好学校小卖部有台电视——老式黑白的,差不多要寿终正寝了。




九十年代初,电视是何等吸引人,一有空我们就钻到小卖部里。那时频道少,真正有好节目而且我们又有空闲的时间,是在九点钟下自习以后。大家一起围在小电视机前,如饥似渴的看着影视剧,那真是精神需求!开始还好,但时间一长,店主要关门,店主是一老师爱人开的店。此时已没多少人买东西了,而电视剧正好放一大半,“求情”让我们看完是无济于事的,师娘会说出许多大道理,然后我们不好意思的选择离开。

后来几个同学商议,买东西吃,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又可一饱眼福了。但东西一吃完,师娘又要关门。后来我们买东西是一个吃完了另一个接着买,大都是泡方便面——五毛钱一袋的。一学期就这样过了,每每晚上四周静悄悄,我们像地下分子一样踩着雪逃回寝室,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那时,父亲在生活费上对我要求是很严的,一个月150大洋。虽然那个时候他只供我一个人读书,但普通人家都如此。150元对我这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说,也经常是捉襟见肘。头一两个星期,大手大脚,后两个星期就开始闹饥荒。北京方便面常常一吃就是两个星期,吃得后来想吐。现在一看见这玩意儿,我就喉咙发紧。

大学时,一日,学生夜归,只见楼门紧闭,店内漆黑。低声喊了数次,无人应答;遂拍窗户,仍无动静。大家正愁无法进门,忽有一同学急中生智,低声叫了一声:“方便面!”传达室内的灯一下子亮了,接着便是一声响亮的回应:”要什么牌子的?几袋?”

消息来源:广济文化 作者:孙文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