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相关处罚规定是怎样?

2020-01-15     律师365


我国的司法体制主要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公平,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也是一项基本的权利,不过这个权利是不允许被滥用的。如果在诉讼的过程当中提出了虚假的诉讼,并且是以栽赃他人为目的的话,是要受到刑法的处罚的,这叫做虚假诉讼罪。

一、虚假诉讼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还应当是具备民事诉讼行为能力,能够提起民事诉讼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 主观方面

(三)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一般来说是直接故意,明知自己是用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本罪并未规定行为人需具备特定的主观目的,所以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的主观目的是否为了谋取利益,谋取利益的性质是否正当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犯罪客体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秩序,具体而言,是司法机关正常的民事诉讼活动秩序,也包括他人的财产权、婚姻权、收养权、监护权、继承权等合法权益。

(四)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首先,行为人必须捏造事实。具体而言,可以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行为人虚构债权债务关系,伪造证据,如借条、还款协议等,并以此作为依据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害人履行“债务”;

2、行为人以被害人已经履行完毕但没有索回或销毁的债务文书为凭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害人再次履行;

3、行为人伪造有关证据,使债权的标的扩大,如篡改借据上的借款金额、伤残鉴定书的伤残等级结论等。

其次,行为人提起的必须是民事诉讼。即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提起的诉讼。

最后,行为人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应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二、虚假诉讼的惩处规定

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就是对虚假诉讼罪相关内容的具体阐述,希望可以帮助各位更加深入的了解虚假诉讼犯罪。如果你还想了解此罪的其它法律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解决。


如果您有关于“刑事辩护”的问题想要咨询,可以直接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和胡叶凤律师一对一在线交流。也可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律师365,私信咨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fzQqm8BUQOea5OwzF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