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2019年7月23日10时50分
大暑正式登场
这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峤峤 摄
暑,热也;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大暑正在“中伏”时期
闷热更胜小暑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
当萤火虫在夜空中划出点点光晕
土壤喝饱了雨水
阵阵蝉鸣中,炎暑如期而至
梁峰 摄
古人把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古时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
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
轻罗小扇扑流萤
凉爽的秋已经不远
二候土润溽暑
“溽”即是湿润
大暑后五日天气闷热难耐
土地也变得很潮湿
陈超 摄
三候大雨时行
再五日,湿气积聚、大雨滂沱
大雨时行恰好退暑
阵阵雷雨带来丝丝清凉
大暑时节
不同地方自有趣味各异的习俗
张斌 摄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大暑时节,广东多地流行“吃仙草”
“烧仙草”更被认为是消暑佳品
同时,有人喜欢在大暑吃热性食物
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郭惠仪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为了祈求平安
浙江沿海地区要送“大暑船”
此时,还会有丰富多彩的表演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
茶余饭后,有些地区的人们
会以斗蟋蟀来消磨时光
李靖海 摄
盛夏炎热多雨
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
心气易亏耗
此时需适量补充水分
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腻食物
以防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
天气闷热极易心情烦躁
此时应注意自我调节,适当运动
切忌过于激动、急躁愤怒
杨华峰 摄
凭窗听风听雨
大暑诗词
为苦夏送来一丝清凉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王陆斌 摄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销夏》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蝉鸣蛙声,泛舟水上
静夜澄明流萤细语
在阳光炽烈的七月
只等风来,只待雨临
方华彬 摄
盛夏虽难熬
却也是农作物迅速生长的时候
田间地头,人们付出辛劳和汗水
期待金秋的收获
过了大暑
24节气开启了下半程
寒暑流转,方成岁月
黄焱红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大暑已至,时光不等人
好好享受夏天的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