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是一名辅警,但是他听到救命,那就是命令;尽管郝飞龙不会游泳,但在他人的生命危急关头,他根本不会顾忌自己的生命。因为,他心里只有赶快救人。所以,他要丢下自己只有两岁的儿子,用最快速度狂奔1000米去救落水者。正是由于他的迅速狂奔,为营救落水者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据大河网7月12日报道,7月6日16时50分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镇母亲公园人工湖,一名13岁男孩失足落水。周围群众见状大呼“救命、救命!”郝飞龙正带着两岁儿子散步,他们离男孩落水的地方大概有1000米。郝飞龙隐约听见呼喊声,却由于距离较远没听清喊什么。这时,郝飞龙听见身边的人议论说“好像是在喊‘救命’”“就像听见了‘任务’命令,我那一刻用尽了浑身力气,就想赶紧跑过去。”郝飞龙让旁人帮忙照看孩子自己迅速向呼救方向跑去。郝飞龙的速度像“百米冲刺”。
如果没有郝飞龙的“百米冲刺”速度,那个13岁男孩的生命就难以保住;如果没有郝飞龙的“百米冲刺”那个孩子的父母和整个家庭的亲人就会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正是由于郝飞龙的“百米冲刺”,一个13岁儿童获得了人生当中的第二次生命;正是由于郝飞龙的“百米冲刺”,让一个家庭和更多人懂得了应当如何珍惜和敬畏生命。
在郝飞龙迫不及待去救人的那一刻,他没有过多顾忌自己只有两岁儿子的生命安全,只想到了赶快去救人,只有争分夺秒,落水者才能获救。所以,他必须迅速离开自己的儿子,赶快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救人;所以,他不能因为自己不会游泳就放弃去救人。因为,人民警察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辅警也要依法履职尽责,不能有丝毫犹豫。只有冲锋在前,把落水者赶快救上来,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信任,才能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警服,才能为人民公安的形象增光添彩。
而且,珍惜和敬畏他人生命,不仅是人之常情,而且是做人的良知;而且,珍惜和敬畏他人生命,不仅是做人的一种本能,而且是以心换心、助人为乐的善德之举。所以,郝飞龙不会游泳也得奋不顾身往湖水里跳;所以,郝飞龙迅速被广大网友记住了,人们不停地为他热情点赞;所以,郝飞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谱写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生动感人事迹;所以,面对郝飞龙的见义勇为行动,大家还是信奉那句名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正如雷锋同志生前在日记中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可以说,郝飞龙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伟大的雷锋精神;可以说,郝飞龙就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只有这样去做,他才能心安理得,永不后悔;只有这样去做,他才能对得起辅警的光荣使命,他才能用实际行动谱写出珍惜和敬畏他人生命的博爱。而且,这样的博爱会变成种子,不断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土壤上发芽生根和开花结果。
郝飞龙上岸后,拖着湿漉漉的衣服,领着儿子悄悄离开了人群。当人们看到和在想象中幻化出郝飞龙和他两岁儿子的背影时,我们发现他为儿子长大以后如何做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因此,在郝飞龙的背影中更能显示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而且,他的人格魅力本质是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因此,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人民好辅警。(作者郭喜林,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刘树林 丁 伟
编辑:金富元
来源:中国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