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飞又出了一部题材新颖的剧集。
有多新颖?
光是剧名,就不可描述——
《不要在家里尝试》这只是是强行译名,其实它真正的译名应该是——
当然,也被翻译成"新世纪线上毒贩","全欧最酷线上药头"。
不过,在向大家介绍之前,桃子必须要向澄清一下,此剧并非一个贩毒指南。
在德国,一个名叫马克西立米安的少年,在网络上创建了德国最大的毒品销售帝国。
相比于线下鬼鬼祟祟的交易方式,线上这种明码标价,图文并茂,匿名交易的方式明显更受市场欢迎。
仅仅三年时间,他就赚取了价值超过400万欧元的比特币。
然而好景不长,马克西米利安最终由于快递问题,被警方发现并逮捕,监禁服刑7年。
剧里他的名字叫莫里茨,生活在一个德国小镇上,跟父亲和妹妹一起生活。
莫里茨的母亲很早就抛弃了他们,跟大款一起跑了。
可能是因为这点,莫里茨变成了一个有点宅,很书呆子气的男生。
在学校只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也是宅男,莱尼。
莱尼患有先天性疾病,从小就落下残疾。
虽然每年都被医生诊断他只剩下两年的生命,但是他不仅活到现在而且脑子还非常好用。
莫里茨和他两个人都拥有高超的网络技术,一起编写了一个游戏物品交易网站并成立了项目基金。
对了,莫里茨还有个女朋友,叫丽萨。
在两个人感情最浓烈之时,丽萨去美国留学了一年。
眼看着丽萨马上就要回来,莫里茨早就等不及了,他一遍遍的翻看两人的合照,回忆着曾经的甜蜜瞬间。
可让他没想到,视频通话中,丽萨一开口就是要和他分手。
对莫里茨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为什么丽莎出国仅仅一年,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呢?
他登入丽莎的社交平台账号,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原来,丽莎最近和一个叫做丹的富二代走的很近,关系暧昧。
丹有着高颜值和好身材,是不少女孩花痴的对象。
但在进一步的搜索中,莫里茨发现丹竟然在服用能让人兴奋的迷H药。
更让人惊讶的是,连丽莎都在跟着丹一起使用这些违禁药物。
他会向警察举报丹使用违禁药物,劝丽莎重回正途,然后抱得美人归吗?
并没有。
作为一个痴情宅男,莫里茨的脑回路不太一样。
他竟然想买断当地的迷H药货源送给丽莎,以此来证明自己比丹厉害,从而挽回丽莎的心。
但接下来的事情,简直让莫里茨陷入了绝望。
不仅丽萨没有领情,他反而很弱鸡的被丹给暴打了一顿。
再加上,他因为购买大量的药片,私自挪用了好朋友莱尼做网站的启动基金。
因为这件事,莱尼差点和他绝交。
而且,自己生日那一天,亲妈只是象征性的送来一个冰冷的蛋糕;
在学校申请的奖学金,也没有通过……
从那时候开始,他不再是原来的莫里茨,而是钮祜禄氏·莫里茨!
一旦工科男黑化,那后果将是很可怕的。
他先是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如何在网上卖MH药"。
接着,借鉴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模式,给自己制定了"今天是书呆,明天是总裁"的创业理念。
他本以为莱尼还会生气,但没想到他很满意自己的设计。
两个人一拍即合,一个当执行总裁,一个当销售经理,准备开始隐秘而充满激情的药片交易事业。
名字就叫做:我药网。
然并卵。
两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虽然匿名购买这一便利条件让我药网渐渐有了订单。
但差评却越来越多,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没办法保证。
这部短小精悍的德意志少年校园沙雕喜剧,一共6集,每集只有30分钟。
豆瓣评分8.4,IMDb评分8.0。
沙雕校园喜剧,我们很常见吧。
但如果加上毒品,暗网两大极具危险感的元素,整部剧立刻就吸睛了起来。
不光是题材新颖,这部剧的节奏也巨快,剪辑超炫酷。
在叙事上,穿插了不少关于莫里茨回忆的倒叙。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剧中有不少打破"第四面墙"的情节。
莫里茨直接面向观众发表内心独白,解释事件的前因后果,也推动了剧情发展。
毒品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它真正想表达的是,互联网时代下,当代青少年的空虚与迷茫。
作为00后互联网一代,他们的生活和互联网密切相关,时刻处在繁杂纷乱的信息中心。
甚至无法离开互联网,主角就连贩毒方式首先想到的也是通过互联网。
擅长使用网络的每个人都在过着虚拟的和现实的两种人生。
人们也总是愿意与互联网上的陌生人交心而不是和现实中的家人朋友聊天。
就连莫里茨的妹妹,一个才几岁的小孩,也每天沉迷于在网上发自拍博取关注。
每个网民都清楚地知道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依然沉溺于此。
淘宝,微信,抖音等app生活中好像已经离不开我们的生活。
现在回想起没有网的前几年,甚至会怀疑我们到底是怎么活过来的。
互联网的确使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但是它同时也导致了很多问题。
到底是我们把互联网当成一种生活工具还是变成了互联网的奴隶,这是值得大家深思。
今天的内容就为各位看官推荐到这里了,如果你喜欢桃子的推荐,请不要吝啬你发财的小手给桃子点点关注点个赞,关注桃子不迷路,每日精彩推荐总会有一天的内容直击你内心深处的那股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