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电灯发明,人类有了一种便宜的、光照强度大的照明工具,人的夜生活,才真正地发展到了巅峰。人民聚居的城市,就连一个个小小的县城,都发展成为了不夜城。农村的夜生活也丰富起来,看电视剧,看电影,在广场跳跳舞。反正不管如何,这个夜生活,都离不开电。
可没有电力的古代,人们怎么过夜生活呢?其实从古人流传下来的诗词中就可略知一二。比如这首人尽皆知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就是古人夜生活的一个表现,在夜深人静之时,正是最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的时候。所以古时候的晚上,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想家思人就是古人常做的一件事情。
还有这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古人在干什么呢,一人在静静的夜里发呆,借着月光赏夜景,听鸟叫虫鸣,好不惬意。其实从这两首诗中,您应该看到了共同点,那就是,趁着月光,赶紧写诗缓解无聊,所以古人夜里,在月夜,接着月光题诗写作,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闲适悠哉的生活,成为了现在多少每日过重复枯燥的都市人的向往。
如果一个人太无聊了怎么办呢?那就去找朋友玩呗,《题李凝幽居》这首诗说的就是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想找朋友解解无聊之意,结果没找到。那如果朋友在家中呢?那就可以弹琴唱词,还能搬出棋盘大战三百回合。想一想狼君当年上小学的时候,有一阵子迷上了下象棋,就天天和自己的一群玩伴下棋,直到天黑得看不见了才回家,虽然是一群臭棋篓子,不过回想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当然那都是文人墨客的生活方式,劳动人民肯定就不是琴棋书画了,男耕女织,晚上当然也不会早早休息,比如《孔雀东南飞》里的这句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这句话其实就是描写劳动人民晚上的生活场景,妇人晚上独守空房,思念着在外工作的丈夫,为缓解相思之苦,坐在织布机前织起了布。所以古时候的劳动人民,借着夜晚的微光,干一些粗活还是可以的。当年农村电少总停电的时候就是这样,狼君的姥爷和姥姥,就会坐在月台上,借着月光编炕席或者编筐。
从古人的诗中,就可得知一二古人如何过夜生活,看了狼君的文章,您还想起哪些描写夜生活的诗?比如狼君没有提逛红尘场所哦!你想到了哪些诗,或者你想到了哪些小时候晚上做的事,在评论区留言告诉狼君吧。
本文章为狼君历史原创,表达仅为作者自己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关于文章的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支持狼君欢迎留言点赞转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