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曾受尽王财主欺压,当上太监总管后,报复方式暴露人性丑恶

2021-04-09   小懒猫yen

原标题:李莲英曾受尽王财主欺压,当上太监总管后,报复方式暴露人性丑恶

说到清朝大家应该都并不陌生,这个朝代有过辉煌也陷入过低谷。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来,清朝共存在29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在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时,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在入关后的20年时间里,不仅平定了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来还平定了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了全国统一。

这个朝代在康雍乾三朝走上了鼎盛时期,他们三人的努力让清朝对的发展高峰持续了长达一百三十四年的时间。

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尤为发达,江南出现了密集的商业城市,还在全国出现了大商帮。在这个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将近占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之多。

可是到了晚清时期,清政府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清朝落后列强许多,还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由于吏治腐败,清政府在战争中吃尽了苦头。虽然有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民族英雄的极力挽救,但清朝仍旧岌岌可危。

到了清朝后期,清政府竟然选择缩减军事方面的经济支出,也要给慈禧太后过生日宴,可见其腐败程度。

说到到晚晴时期的重要人物,一定要有慈禧太后的名讳。他是咸丰帝的妃嫔,也是同治帝的生母。在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慈禧太后本与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两宫并尊,自辛酉政变后夺取政权形成了“二宫垂帘”的情况。

可惜同治帝驾崩较早,于是慈禧太后选择侄子载湉继任帝位,于是才有了之后的光绪帝,两位太后再次“二宫垂帘。可惜在1881年时,孝贞显太后去世,慈禧太后一人独掌大权。

光绪帝年少继位,当时并不懂事。当他明白应该拿回大权时,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反而被慈禧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此后慈禧太后独掌大权,这也是让晚晴走上下坡路的一大原因。

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的身边有一位得力的太监,他名为李莲英,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权势滔天难以撼动。

别看他在后世之中的名声并不好,但这或许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的成长经历十分悲惨。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在清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李莲英家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一开始李莲英的家庭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可是随着叔父的去世,李莲英家被迫迁往北京,那时候他的家庭条件还是落魄,他家的地与王财主家紧挨着。

为了收庄稼能够更加方便,王财主派人在两家的地边修了一条平整的路。这样既方便行走,也方便运送庄稼。

李莲英的父亲怕王财主多事,所以在这条路修成之后并没有走过,生怕有事牵扯到自己的身上。随着李莲英的长大,他开始帮助父亲分担农活,比起收庄稼,显然搬运庄稼要更加轻松一些,李莲英就负责运送。

可是他毕竟是个孩子,力气有限看到了王财主修的那条路平整好走,于是就走了那条路。好巧不巧,正好被王财主看到了。于是王财主非要李莲英的这车庄稼当作过路钱,李莲英父亲气不过就跑去报官,没想到财主早已经贿赂了衙门。

经济条件有限的李莲英一家,最后只能将地卖掉抵债。据说就是因为这件事,李莲英被受刺激,所以才选择进宫做太监,他十分想要出人头地。

入宫那年李莲英只有13岁,不过他做得非常不错。他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他16时才被调到长春宫慈禧前头。

当时他与安德海都备受慈禧的喜爱,是太后面前的红人。可是安德海太过张狂,不懂得收敛自己,最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1869年)被砍头。

这件事给了李莲英提了个醒,他从这件事中开始明白了应该正确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后来他不仅十分会揣摩主子的意思,还养成了处处小心的性格。

后来慈禧为了他太后甚至打破“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皇家制度,封他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全宫所有宦官。

当他有所成就之后,返回家乡,又遇到了这个王财主。这时候的李莲英,早已经不是之前那个能够随便被欺负的小孩子了,王财主向他连连磕头请他放过自己。

据说李莲英并未追究他的过错,反而口口声声称自己早已经忘记了过去的事情。可是他却带走了王财主年金16岁的女儿,并称要将这个女儿带到宫中抚养。

王财主自然是欣喜的,但没想到这个女孩被李莲英送给了兄弟刚毅,后来又被刚毅卖到了八大胡同,最后自缢而死。

不得不说,李莲英的这种报复方式暴露了人性的丑恶虚伪且残忍,可或许也是曾经的遭遇才让他养成了这样的做事风格吧。

本文声明:文字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