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双十一快到了,BaMa English也奉上一份书单吧--上

2019-10-25   BaMaEnglish亲子英语

双十一快到了,虽然我今年不在国内,没办法参与省钱主妇大作战了,但也想发一份自己的小光亮。

作为日常亲子英语的公众号,本来应该写写“双十一买买买的时候可以说哪些英文呢?”,可我作为曾经的剁手族,现在的理性派,心里都会一万个呐喊“买买买那么快乐的时候,谁要说什么英文啊!!”

而且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跟娃在日常生活中讲英语的快乐,已经比不上陪娃读绘本的快乐了。葛大爷曾经说过,人活着就要怎么高兴怎么来!(哈哈哈,葛大爷没说过,我编的~)

所以在爱丁堡各种大小一手二手买书的借书的书店摸爬滚打了快两个月的喜宝娘,想推荐一个书单给大家,确切地说是给孩子。不过,不是为了学英语。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读英文绘本,不为了学英语,那还读他们干什么?总不会是为了找乐子吧?

to some extent,是的。

但又不全是。

我之前也是觉得读英文绘本就是为了学英语的,从绘本中学习英语的韵律、积累单词、学会句型、提高阅读能力,然后英文越来越好。

但这个想法在一次陪喜宝上网球课的时候改变了。

那节课上有一个游戏的环节,训练孩子们的双手协调性的,老师说我们来玩儿一个“The Cow Jumping over the Moon”的游戏,然后简单一讲解游戏规则,孩子们就都明白了。

为什么他们能那么快速地理解游戏规则呢?因为the cow jumping over the moon是英国一首很古老的童谣,英国小孩儿几乎都听过看过,所以,这几个词在他们的脑海中是有文化含义的,这就是所谓的“共同记忆”。

同一个文化土壤中长出的孩子,听着同样的儿歌,看着同样的书,聊着同样的话题,学着同样的课文,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共同记忆。

而没有这些共同记忆的孩子,在聊天和交往,尤其是理解外国文化的时候,总是会觉得懵懵懂懂。所以如果不知道the cow jumping over the moon这个典故,也就很难理解这个游戏规则。

好在喜宝虽然没听过那首童谣,但之前给她讲过的绘本Goodnight Moon(晚安月亮)中有一页是同样的内容,所以我一说她也就明白游戏规则了:

这件事极大地改变了我的“绘本观”,其实要说从语言的层面,the cow jumping over the moon这几个词并不难,都是高频词,不用启蒙太长时间孩子就能听懂,但是其中的文化含义就不仅仅是听懂这么简单了,而很明显,后者更重要。

也是从那节课开始,我再给孩子选绘本的时候就很注重“共同记忆”这几个字了,会先挑那些国外的孩子耳熟能详从小就开始听看接触的系列,为她理解和融入西方文化打个基础。

所以,今天我的书单也是从这个角度来选择的,无论是难还是简单,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文化属性,说人话就是这些绘本在国外是深入小孩子人心的,熟读它们,起码会为孩子的国际化视野搭一个桥梁。

希望大家牢记这个书单的原则,因为也有其他一些好书,语言优美,用词考究,情节有趣,知识丰富,但因为不大符合“共同记忆”这个筛选标准而被我pass掉了。不是说它们不好,只是不在这个单子中而已。

好了,不罗里吧嗦了,书单开始。为了保证精品中的精品,一共就十本,都是我筛选来筛选去的,经典的,耐读的,可以反复读,花样读。

No.1

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

说来很惭愧,尽管这本书很出名,但我们在国内的时候并没有听说过它。刚到英国,还是最初在伦敦玩儿的那几天,我们三个都懵懵的倒时差的时候,有一次逛书店,喜宝自己拿来要我买给她。

拿回家去读了读,只觉得故事情节挺有趣的,一只老虎进了一个小女孩的家里,把东西都吃光了,水都喝完了,想象力很丰富,很符合小孩子无厘头的天马行空。

后来随着时日越来越多,我才发现这本书简直太深入人心了,社区图书馆的每周故事会用这只老虎当形象代言。

书店里卖一堆周边:

电视节目主持人穿上老虎的衣服:

当然被改编成了舞台剧,非常著名。

对了,这个剧要来中国啦,本周末开始在北京上演啦,另外青岛和济南都有演出,不知现在还能不能订到票,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山东的两个城市演而不在南方来一场:

这么多文化标签贴着,还不值得一读么?买给孩子看吧,希望小朋友们都能认识这只小老虎。

No.2

Giraffes can't Dance

《长颈鹿不会跳舞》,这是一本很让人感动的书,讲述了一只很特别的长颈鹿,它的膝盖和腿有一些问题,一跑一跳都会摔倒,更别提跳舞了。

但就是这样的一只长颈鹿,最后却成为了森林中最棒的舞者。

这本书想告诉小朋友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爸妈们可以通过这本书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和别人的小缺点,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找到自己的unique闪光点,实现自己。

这一点我在国外体会得很深,西方人很重视对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教育,比如出门办事或者买东西经常会看到残疾工作人员。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刚刚我贴的那张喜宝打网球的照片,喜宝的网球教练就是一位残疾人,没有左腿,但这丝毫不影响她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孩子们都很喜欢Rebecca。

接纳自己的小缺陷同时发扬自己的闪光点,真正有自信的孩子,真的很迷人~

另外这本书也有不少小周边,可以解锁很多动物的单词呢。

No.3

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

《我们要去猎熊》,这本书应该说是没有一位英国小孩儿没看过的了,讲述了捉狗熊的故事,非常逗趣。

其实这本书原来是一首英国古老的歌曲,作者Michael Rosen将其改编成了一本讲捉狗熊的书,获过大奖无数,可谓是大人和孩子们都盖戳认证的经典故事书了。

几乎我去过的每一家书店都有卖这本书,还有连着熊一起卖的,绝对的大IP了。

这本书句子押韵,有孩子们喜欢的重复,还有丰富的拟声词,同时是黑白和彩页交替的形式,黑白也是主人公陷入困境的时候,知难而进的时候是彩色的页面,这样,视觉刺激和文字韵律相互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吸引孩子注意力。

No.4

Each Peach Pear Slum

《桃子、梨子和李子》,感觉这本书有点儿被名字毁了,看封面和书名其实并没有像翻翻看和购买的冲动,像是介绍水果的绘本似的。

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错过这本书,可就太遗憾了。这本书看似简单,但信息量其实很大的,可以跟孩子玩儿一个国外小孩儿经常玩的“I Spy”的游戏。

I Spy是一个欧美很传统经典的游戏,简单地说,就是爸爸妈妈描述房间或者户外中能看到的一个东西,但是不说这个东西是什么,而是通过语言的描述来猜这个东西是什么。

这本书就是这样,从桃子、梨子和李子开始,每一幅图都隐藏着线索,小朋友需要在绘本文字和图画中寻找线索,将人物一一找出来。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就很想玩玩儿看?

更绝的是,这本书每一页的人物其实都有典故,爸妈们不知道没关系,可以带着宝宝一起搜搜看,既增长知识,了解文化,又能让孩子知道知识的获取途径,既有“鱼”,又有“渔”,是绝佳的亲子阅读旅程呢~

No.5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野兽出没的地方》,感觉这本书也是被封面毁了,总之只看封面的话,那只丑丑的野兽可能让我不想捧起这本书。

当然孩子可不这么想,恐龙也是丑丑的,但多少个小朋友晚上睡觉都得搂着小恐龙呢。

孩子们喜欢这样的小野兽,可能正是因为它们丑丑的,一副无法控制的样子,像极了孩子内心世界中的恐惧、愤怒、挫折这样的负面感受。

所以,当在绘本中,跟随这样的小野兽释放了一把之后,再回到温暖的家中,孩子就会觉得很平和很安静了。

通过幻想,完成了宣泄的过程,潜意识里孩子完成了驯服“野兽”的过程,而对我们大人来说,也可以引起深深的思考,面对孩子们的幻想和负面情绪,大人有没有经常嗤之以鼻、发号施令、滥用权力?

看完这本书,我都被治愈了,再看到这只小野兽的时候,就觉得内心丰盈感动。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吧?

下次再去书店的时候,要买下这只杯子。

好啦,今天就先写这五本了,双十一的玩儿法越来越复杂,喜宝娘算不明白了,就不推荐购买店铺了,相信各位征战淘宝多年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能够找到最省钱的买法。

最重要的是,希望宝宝们对这些书爱不释手~!

下期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