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
芜湖人绕不开的关键字
自古享有“江东名邑”美称的芜湖
注定与长江有着难解难分的牵绊
02
跨江
既有长江,就会有桥。
2000年9月30日
芜湖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一座长江大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此,江南江北有了一条连接彼此的纽带
2017年12月30日
芜湖长江二桥正式通车
这是芜湖的第二条过江通道
视频 | 芜湖二报精
2014年12月
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
(现名“芜湖长江三桥”)开工建设
因为身负“商合杭”的标签
这座大桥的建设进度一直备受瞩目
一点一滴的进展
都牵系着芜湖人的心
视频 | 中新视频
如今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建设
已经进入收官之年
芜湖市民离商合杭通车的日子不远啦
截至目前
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成
附属结构施工全面展开
沥青铺装正在进行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
这座桥梁是目前世界上
首座高低矮塔双主塔公铁两用斜拉桥
一般桥梁的主塔高度保持一致
比如芜湖长江大桥及芜湖长江二桥
但受军用机场限高影响
桥面向下又要保证32米的通航净空高度
设计方于是脑洞大开
决定采取不同高度的“兄弟塔”模式
这相当于设计了两座桥梁
主塔独特的不对称结构
带来了一系列技术创新
首先就是对斜拉索提出了极高要求,这座桥采用的平行钢丝,直径为7毫米,强度为2000兆帕,这在国内桥梁建设中都是首次使用。大桥最长的一根斜拉索长达262米,重46吨。
其次是大桥公铁桥面设计的与众不同,一般桥梁,公路桥面和铁路桥面宽度基本保持一致,或者公路桥面大于铁路。
但这座桥的公路桥面宽度却小于铁路桥面,公路路面宽35米,铁路45米,一般桥梁,斜拉索会挂在公路桥面上,但是这座桥主塔较矮,为了提升向上力度,就将斜拉索挂在铁路桥面上。
03
命名
名为万物之始,万物始于无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人们在为一个人或者事物“取名”时
往往均寄托着美好的希望和企盼
对于这座大桥的定名
芜湖经过了深思熟虑
甚至民间还出现了争论
今年4月初
在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合龙之前
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就大桥命名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大桥命名方案征求意见稿中
提出两条拟用名
分别为“芜湖弋矶山长江大桥”
和“芜湖长江三桥”
对于两条备选命名,坊间各有说法
这个交流、交锋过程
既是观点和文化的碰撞
更是对大桥的一种宣传
激发了更多人爱家乡、爱长江的浓烈情怀
其中,网络大咖、民盟芜湖市委副主委
芜湖市政协常委周蓬安的声音较为嘹亮
他强烈建议采用
“芜湖长江三桥”的名称
周蓬安列举了五条理由
1、采用“芜湖长江三桥”简易直观。
2、以数字命名,有利于彰显芜湖市作为沿江城市的实力。拥有长江大桥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沿江城市的总体实力。
3、以大桥一端的地名命名,会造成轻视另一端的嫌疑。
4、以数字命名长江大桥比“城市+地名+长江大桥”更具有简单易记的优势,符合人们说话的习惯。
5、如何面对已有的一桥、二桥?如果命名“芜湖弋矶山长江大桥”,那原有的芜湖长江大桥,长江二桥是否需要改名。
04
定名
你好,芜湖长江三桥!
10月10日,有网友称
在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的主塔墩上
意外的看到了几个红色大字,非常醒目
自此,这座芜湖长江上的
第三座跨江大桥,
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芜湖长江三桥!
这个争论到今天已经划上句号了
从大桥上已安装落成的桥名标识牌来看
官方最终选择了
“芜湖长江三桥”这个方案
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
不仅仅基于“简易直观”的考虑
而且蕴含着
对芜湖昨天的肯定、今天的鞭策、明天的希望
05
守望
一起守护,未来可期!
八百里皖江,处处通达,联动发展
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跨江造桥,对城市交通提升
同样也是意义非凡
截止今天,安徽省内共八座长江大桥
仅芜湖一个城市,就拥有了三座!
商合杭线路
商合杭高铁北起商丘,中接合肥
终至杭州,途经河南、安徽、浙江三省
全长794.55公里,设29个车站
设计时速每小时350公里
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高等级铁路
根据最新消息
商合杭高铁北段
预计2019年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
届时,阜阳、亳州、宣城将结束无高铁历史
安徽所有地市将进入全高铁时代
全线通车后,这条“华东第二通道”
将贯通中部与长三角地区
促进区域高质量融合发展
城市的发展
离不开建设者们的汗水和付出
从跨江大桥到城市高铁
交通的提速
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城市商业的繁荣
以后,在这条长江之上
会有几座长江大桥?
我们所生活和热爱着的江城
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全新面貌?
未来,会给你答案
而今天,我只想说一句:
你好,芜湖长江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