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厚道是那一盏汾酒

2019-07-17     尼古拉斯忆心

全国名酒评比,泸州、茅台、西风、汾酒联袂登场,名列金榜,傲领风骚,成就并见证了中国白酒界的浓、酱、凤、清四大香型之定格,迄今影响深远。其中泸州、茅台、汾酒三家,曾蝉联五届全国评酒会金奖,乃是当之无愧的范式性厂牌和业界翘楚。

从1989年赴美至2001年开始返国,期间数年基本上与白酒无缘。其它酒也很少喝,偶尔Blue Moon啤酒或者10刀以下的红酒。自从开始回归,基本上只喝茅台和水井坊两个牌子。没有道理,也许偶然。咱喝的不多也不勤,没必要乱喝乱试,需要喝的话,只招乎Proven品牌即可。

一晃喝了十年。2011年3月开始减肥。戒酒。6个月减了50多斤。保持了2年半。没意思。开始恢复喝酒。一发不可收拾,开始遍尝1989年第五届全国品酒会选出的17大名酒。当然,这些名酒现在的商标拥有者可能已然易主,甚至连酒的香型都变了,但丝毫不挡对其搜寻与尝试的热情。

喝来喝去,还是第一届的四大名酒靠谱。它们界定的香型,也是非常有范儿和可靠。

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茅台一骑绝尘,成为绝对的奢侈品。这倒不是说茅台直到今天才是如此。即使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茅台也是七、八元一瓶。一个科级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也就能买几瓶。大多数人家当时的人均月消费也就是一瓶茅台酒的钱。

泸州老窖的标配是特曲。五次评酒会得奖的也是这个系列。买不起特曲,可以尝试头曲、二曲。进入21世纪,有了著名的国窖1573,主打高端市场,以及后来的窖龄酒系列,主打商务市场。低端的挂了“泸州”名字的曾经还有很多自营与收购的小牌子。

老四大名酒中,主打品类(甚至高端品类)没有卖上大价钱的是西凤和汾酒。而且,二者的总销售收入也未过百亿,汾酒2018年收入大概98亿,西凤50亿。

西凤完全缺乏纯高端产品。其凤香经典系列,一直没火,口味也似乎缺乏令人回味和铭记的特色。倒是前些年的国花瓷系列和华山论剑系列偶有姿色。然而,通常情况下,300元朝上,大家就直接选择别的更有“面儿”的牌子了。在酒友中,西凤最为著名的大概是其高脖子绿瓶55度。零售50元左右。稍高档一点儿的是本地人喜欢的墨瓶防伪。

要说最为厚道和实在的大厂牌,当属剑南春和汾酒了。当年的茅五剑第一阵营中的剑南春,由于没跟茅五年份酒的妖风,而且产品线极窄,一直没有在超高端游走。水井坊、舍得、青花郎、海天蓝、古20、内参、文君天弦、老白干儿1915等,都大踏步超越。无论年头好坏,光景如何,剑南春过去若干年左右都是在400左右晃悠。而且,有些人还降不住其口味。可惜了,一代名酒。当年,其绵竹大曲都是精品。

品类齐全的汾酒,则是最为厚道的一个大厂牌了。窃以为,其主打的中高端青花瓷系列,当是所有名酒中品质、可靠性以及性价比最好的一支。尤以20年性价比最佳。30年口味饱满顺畅。50年65度的,简直惊艳。在这个级别和度数的清香型白酒中,只有湖北石化霸王醉堪与匹敌。


其实,过去汾酒屡次获奖的,应该是其老白汾系列。现在这个系列的(泥瓶)也就是在150元左右。而大家喜闻乐见的黄盖儿玻璃瓶汾酒(俗称玻汾)则与高脖儿西凤一样在50元上下的价钱(475ml,45元),是很多酒友的必备口粮。




也许,汾酒最为厚道的是其出口系列。无论是瓷瓶还是玻璃瓶,酒体品质和入口感觉都非常好。尤其以60度的出口玻汾最为过瘾。虽是清香,但罕见地厚重浓烈,质感超强。去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福禄中餐厅吃川菜,就特意要了一杯汾酒而不是泸州老窖来配一款令人赏心悦目、回味良久的蒜泥白肉。余韵尚存。




其它的汾酒,如乳白、紫砂、蓝瓷、黑坛,也都各有天地。总之,厚道的汾酒,基本没有特别差的。



当然,汾酒也有很多派生的变种,竹叶青,白玉汾酒、玫瑰汾酒,等等。

今年,估计厚道的汾酒销售应该过百亿了。

莫问酒家何处有,

老夫夜宿杏花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ONrCmwBmyVoG_1ZD8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