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郑州1月15日电 记者 马维博 通讯员(睢位红 聂世辉 黄靖静) 在他身上,有法官的理性与逻辑,他手持利剑扬善惩恶,被称为“马路杀手”;也有诗人般的感性与悲悯,他心怀家国,为群众撑起一片天;高强度的工作面前,他奋力拼搏、泰然处之;疲惫之余也不忘“诗和远方”,集“马路杀手”“扶贫书记”等称号于一身,他就是滑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白道口执行团队负责人聂世辉。
2006年,聂世辉通过河南省统一招录进入滑县法院工作,成为八里营法庭的一名书记员。基层法庭条件艰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他却没有任何怨言,踏踏实实干。自2009年聂世辉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起的八年时间内,共办理诉讼案件案件900多件,多年零信访、零错案,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5年后,勤奋好学的聂世辉已经成为公认的办案能手,“为人好、水平高”是众多业内人士对他的评价。因工作成绩突出,聂世辉被任命为白道口法庭副庭长,同时主持法庭工作。起初白道口法庭仅有他一名法官,面对工作压力,他悉心求教,整体谋划,工作很快步入正轨。此后,他每年的结案数量均稳居全院前三名。
2017年初,聂世辉接受县委组织部的安排,兼任白道口镇两个非贫困村的脱贫攻坚第一书记,自此他又多了一个新称谓“聂书记”。2017年是滑县脱贫攻坚迎接国家验收的一年,为了迎接国家大考,聂世辉曾一度吃住在村里。为了不耽误办理案件,他常常白天走访贫困户,晚上利用村室的电脑撰写裁判文书。村干部见状,连连说根本不敢想象有这样勤奋的干部,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没想到就在身边!
“案件要办好,扶贫也要精准,不玩花架子。”聂世辉经常对村干部说。白道口镇黄村的郝某一家四口,郝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妻子因感情不和已与其离婚,养育的三个孩子中,大女儿和儿子都患有精神疾病,生活十分困难。聂世辉时时刻刻把他们家放在心上,常常去郝某家看望,嘘寒问暖。每当聂世辉走进郝某家中,郝某的儿子就会高兴地跑上前和聂世辉打打闹闹,两人亲密无间。郝某病情严重,聂世辉与村干部一道为郝某申请了临时救助资金,将其送往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郝某的小女儿生病后,聂世辉心急如焚,自掏腰包为其支付医疗费。聂世辉的女儿与郝某的小女儿年龄相仿,他经常把女儿的衣服拿给郝某的小女儿穿…… 2017年底,聂世为郝某争取了社会捐助,募得一批的衣物和粮米棉被等生活用品,还募得了社会救助资金2000元。聂世辉常对村干部说,“不管以后我是否担任该村的扶贫书记,我都会一直关注郝某一家人,有什么困难也一定要告诉我。”如今,郝某的长女在他的帮助下已经在一家纺织厂找到了工作,月收入3000元左右,郝某也在村内谋得了一份公益性岗位,该户生活明显改善。
“世辉哥,您性格温和,身体又单薄,我觉得你不适合干执行,还是做审判法官更合适!”一天,聂法官拿着一摞执行文书到办公室加盖印章,办公室的小姑娘突然说道。的确,自入职以来聂世辉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法庭从事民事审判,积累了一定的办案经验,工作能力领导和同事都非常认可。2017年5月中旬,为基本解决执行难,院党组决定将他调入执行局带领一个办案团队办理执行案件。意料之外的局面必定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流程节点琐碎繁多,内网操作相对麻烦;案件多、人员少……面对重重压力,他边向书记员求教,边学习法律法规。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已经能够熟练操作办案流程系统,熟知常用的法律法规,处理起案件来也较为得心应手。
不久后,工作严谨的聂世辉发现许多执行文书千篇一律,用语不规范,表达不完整,甚至部分文书中存在引用法律法规不当的现象。聂世辉利用工作之余,从一个个查封裁定、拘留决定书开始,逐字逐句斟酌、矫正、完善,经他校正后的法律文书表达既严谨,又详实,说理充分,法条使用准确,原本干板的法律文书变得丰满起来,裁判文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他的拘留决定书一度作为范本在全局推广,他自行设计的终本案件传统调查表格也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年年底,他就被评为办案能手,他办理的执行案件中,无一起信访。
进入执行局后,因聂世辉下乡办案途中多次“偶然”抓获被执行人,他又有了一个新称号:“马路杀手”。一个周五的下午,天空飘着小雨,聂世辉和司机小梁送达完执行通知书赶回滑县法院途中,经过一超市门口,看到一正在门口付账的男子好像是被执行人温某,便提醒小梁停车。车刚停下,该男子见到警车后转身就往超市卖场跑去。“你堵大门,我到二楼看看,聂世辉边在后面追赶、边对小梁说道。”果不其然,两分钟后聂法官就从超市二楼衣服卖场将被执行人温某“请”了下来。
没过多久,“马路杀手”聂世辉再显威力。申请人李某是河南三门峡人,平素从事电脑经销,与被执行人张某曾有业务往来,张某下欠李某货款六万余元一直未还。聂世辉经调查得知,被执行人张某平时从事电脑销售,很可能在滑县县城经营有电脑门市。但是向工商部门查询后并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工商登记信息。一次办案途中,坐在警车上的聂法官浏览着街道旁的门店,赫然发现一家电脑门市的招牌上有一行小字显示为“XX电脑科技”,该两字与被执行人的名字相同。聂法官立刻进入该店内询问情况,经了解得知该门店就是张某经营的,联系到张某后,张某迫于压力很开就履行了法律义务。
像这样“偶遇”的事例还有很多,同事十分好奇,向聂世辉请教秘诀,聂法官听后哈哈大笑:“哪儿有那么简单的‘偶遇’!你以为抓‘老赖’就像马路上捡钱那么容易啊?”“对于那些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特别是那些需要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的案件,作为办案法官,对被执行人的家庭住址我必须要清清楚楚,每家每户去过的次数都不能少于3次,他们哪一家哪一户我都能轻轻松松地找到。”“我每次下乡,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顺道到其他被执行人家附近转一转、看一看,哪怕只是看上一眼,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了解情况后,同事们不禁感叹道:是呀,干好执行工作哪里有什么秘诀呀,不过是心中有责任,怀揣老百姓罢了。
虽然号称“杀手”,但当事人却都说聂法官没有架子,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被执行人郑某曾是某乡镇的大学生村干部,借钱做生意赔钱后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聂世辉多次敦促其尽快履行,郑某非但不还钱,还玩起了失踪。
申请执行人以其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由提起了刑事自诉,郑某在北京某地被公安机关抓获。郑某才三十来岁,今后人生的路还很长,聂世辉对于郑某的行为非常痛心,多次做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家属的工作,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申请人撤回了刑事自诉,郑某也避免了牢狱之灾。案件办结后,聂世辉将郑某约至办公室与其促膝长谈,教育其要诚信做人,遵纪守法,郑某深受感动,表示一定改过自新。此后,郑某又陆陆续续成为多起案件的被执行人,但在均收到执行通知书后主动与执行法官联系,积极与申请人协商,拿出方案,使案件妥善处理。
执行干警每天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已经成为工作常态。为此,他放弃了保持多年每天行走一小时的的习惯,因为运动量不足,饮食、休息不规律,两年多来,聂世辉体重增加了十几斤,头发也掉了不少。对此,他也总是淡然处之,没有怨言。
可是,面对子女时,聂世辉的心里却很愧疚。因为无人照看女儿,他总是将女儿带到办公室写作业,常常写着写着,女儿就在趴在桌上睡着了。儿子是2018年底出生的,因为工作忙,至今他还没有顾得上给孩子上户口,家人多次催促,他总是说等忙完这一段时间就马上办,可他这“一段时间”一等就是一年。
执行工作难度高、强度大,然而聂世辉总是说“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诗和远方。”工作之余,聂世辉喜欢读诗词、看历史。下班回家途中,聂世辉喜欢背诵苏东坡的词,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特别是那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他说人就应该历尽千帆之后,万里归来依然年少。他还建议书记员阅读余秋雨先生写的《苏东坡突围》,在孤独中自省,在困境中磨炼并勇敢突围。
聂世辉就是这样一位“多面手”执行法官,他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创新,跑出了执行加速度;他把家国情怀融入到司法事业中去,彰显了司法温度,在执行攻坚克难的战役中,他披荆斩棘、奋勇争先,谱写了一部司法与诗歌交融的人生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