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无声的号角。战“疫”中,杭州市各级文明单位情系防控一线、践行文明使命,涌现出一批批的“文明领跑者”。杭州市文明办、浙江日报杭州分社特此联合推出《疫情防控·文明单位在行动》专栏,定格那些抢在一线的最美背影,记录那些抗疫的温暖故事。
“我希望各级公司,在恢复生产经营的同时,秉持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决心,全力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执行到位,牢牢守住安全生产这一底线……”
2月24日,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全体职工,收到了一封来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斌的信。信中提出,要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职工健康安全的同时,统筹推进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
在当前全民战“疫”的关键时期,有序复工复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杭汽轮作为中国工业汽轮机设计制造基地、全国文明单位,自2月16日首波复工以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始终坚持以最严的措施做好疫情防控,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企业正常运行,确保防控阻击战、发展总体战,“两战”都要赢。
和时间赛跑
抢回“暂停”的20天
厂区消毒、进出测温、“打包”用餐……2月16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杭汽轮集团及下属部分子公司迎来首波复工复产。
企业生产按下“暂停键”长达20天后,各处室、车间随处可见被口罩遮住脸庞的忙碌身影,大家铆足劲和时间赛跑,争取把疫情对生产进度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杭汽轮,有一家公司并没有因为疫情停下脚步——为缓解抗疫一线医用X射线管告急的情况,1月28日,杭汽轮万东公司提前复工投入生产。
为了患者的早日康复,为了配合前线更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刚搬迁完毕尚未“喘口气”的前提下,杭汽轮万东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以赴,为抗击肺炎疫情作出自身贡献,彰显国企担当和文明标杆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公司党员纷纷行动起来——
负责设备管理的潘军都,暂别未满月的女儿和月子里的妻子,带上铺盖赶来公司,检查、修复、调试设备和生产用辅助设施,保证生产线全线启动;
排气工序班长倪晓辉年初四赶到公司,和机修电工、工序员工一起搬移物资、整理场地,确保本工序基本满足生产需求……
同心协力下,目前,杭汽轮万东公司已生产了数百个球管作为X射线机的核心部件,随同整机发往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其中包括湖北省、武汉市防疫前线。
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把订单和客户请回来。“复工潮”甫一打响,就是一场硬战。
在杭汽轮股份公司,尽管产业链相关公司还未完全复工,公司面临原材料相对匮乏的挑战,公司党委多措并举,车间各支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各显身手”。
转子车间党支部通过微信群进行日常协作交流,灵活调配,确保生产线运转顺畅;重点机组配备精兵强将,确保大纲计划顺利完成;静子车间党支部根据调度,科学排班,确保生产进度;总装车间党支部在零部件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根据车间现状,将可装配的工作及时安排并落实到位,为全面复工做足准备。
在杭汽轮杭发公司,为了抢合同、争市场,市场营销处的党员骨干集中力量做标书;技术线的技术设计人员,积极投入7个水电项目的设计。同时,项目负责人也通过视频会议和电话联系等方式推进相关工作,把控工作进度。
为了抢抓生产进度,金装车间的数控12.5米立车、200数控镗床,还有10米、8米卧车等关键机床设备,以及嵌线、装配等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着力抢赶因疫情影响而后拖的部分发货机组,加快生产节奏,争取按时交货,满足用户需要。
志愿者做好坚强后盾
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2月16日,杭汽轮股份公司厂区及汽轮动力大厦逐步复工。当天上午,杭汽轮股份公司团委文体部部长金鑫带队,协助安技保卫处进行复工人员进厂区测量体温。到了午餐时间,志愿者大队长郭君带领徐辉、叶昊、徐淳建等志愿者,对领餐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并分配装箱盒饭。
从疫情防控到复工复产,从线上宣传到现场服务保障,两场紧密衔接的战役中,杭汽轮人纷纷站了出来。一个个带着口罩忙碌的身影,组成了一幅幅抗“疫”鲜活画面,展示着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文明风貌。
杭州汽轮辅机有限公司放假期间,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到所住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对社区出入人员进行登记、摸底排查、测量体温、发放防疫宣传单,协助小区物业做好消毒杀菌等等。
“疫情当前,‘辅机’人责无旁贷。相信只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4日至2月15日,公司员工陆斌配合社区防疫工作安排,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获得了小区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抓疫情防控,防护保障在先。为了做好外地回公司的30多名职工居家隔离,杭汽轮杭发公司组建了由22名团员青年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队”。
青年志愿服务队根据每位职工回公司的不同时间节点和状况,及时调整宿舍,新增床铺,实行“一对一”服务。同时,这支队伍还承担公司临时隔离点服务、午间送餐、消毒、应急服务等。
涓涓暖流,不仅在杭汽轮集团内部流淌,这份情谊还延伸到了友好互助单位。近日,杭汽轮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行,代表公司向汇金国际大厦物业管理处捐赠了2000只进口一次性医用口罩,在复工复产之际送去了一场“及时雨”。
“疫情刚发生,公司领导就讨论决定向汇金物业给予防疫物资的支持。”这批口罩从尼日利亚进口,从购买到实际收到货,经历了整整18天时间。在经历了国际货运误点以及非常时期物流延期等“意外”后,终于送到了汇金国际物业工作人员手中,缓解了汇金国际大厦物业全面复工防疫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