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辐射
你会想到什么?
1945年8月6日、9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
直接导致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当然这离我们太遥远;离我们近的辐射有什么?
医院的X线、CT检查
其实,还有离我们更近、更密切、危害更大的辐射
慢慢往下看,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博士发现了X射线,所以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
这是伦琴和他拍的世界上第一张X线片,他夫人的手还有她手上的戒指;当时大家还不知道射线的危害,很快X线就在社会上风靡甚至变成了上流社会的新娱乐项目:在X线下合影
用X线量鞋
X射线很快就进入了医学领域,当时英国一位著名外科医生托马斯·亨利称之为“诊断史上的一个最大的里程碑”,可X线远远没这么简单就如众所周知的那样;科技是把双刃剑。
1896年1月末,美国的格鲁柏在制造X射线管并进行X射线实验时,手上发生了皮炎,以至晚年做了手和手指的部分切除手术。
1896年3月,美国的埃迪森在改进X射线管和制造X射线荧光透视装置时,数小时后感到眼痛,继而发生了结膜炎。
1896年4月,美国的丹尼尔在用X射线确定头颅中异物位置时,发现了X射线对头发有脱毛作用。
1896年7月,德国的马修斯记述了X射线透视后引起脱毛和皮炎。
20世纪初,由于没有认识到X射线的辐射危害。人们曾经通过照射大剂量X射线为女性去除身体上的毛发,后来这些女性皮肤出现了皱纹、色斑、感染、溃疡,甚至皮肤癌。
1930—1960年,医学界把辐射看作是时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却缺乏对辐射远期效应的认识,病人由于接受高累积剂量而诱发过多的白血病、骨肿瘤、肝癌等恶性肿瘤。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的人付出血的代价之后,再没有人会去与射线玩耍了,而伦琴作为发现者也是X线下的牺牲者。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对辐射危害健康的认识逐渐深入,加强防护,辐射危害越来越少。
辐射又分为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当粒子或者光子的能量大于12eV时,能够引起原子的电离,称为电离辐射,比如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X线、CT等。
能量低于12 eV的辐射不能够引起原子的电离,称为非电离辐射,也就是所谓的电磁辐射,例如移动通讯相关的微波辐射。
其实,辐射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辐射的环境里面,例如宇宙射线有辐射,我们周围的土壤、岩石、水和自然界中也有放射性物质,甚至我们吃的食物里面也有辐射性物质,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感知,也无法逃避的,又称天然辐射,或本底辐射。
每个成年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辐射量约为2.4 mSv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归纳的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天然照射成分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宇宙射线0.4mSv,地面 γ 射线 0.5mSv (外照射);吸入(主要是氡)1.2mSv,食入 0.3mSv (内照射),总计2.4mSv。
辐射的基本单位是希沃特(Sv)。1 希沃特的辐射量等同于组织吸收 1 戈瑞(Gy,即焦耳 / 千克)的辐射。但在日常应用中,我们是很少看到希沃特这个单位,因为这个单位的剂量太强,相当于当年广岛原子弹幸存者吸收的核辐射剂量级别。我们更常用的是毫希沃特(mSv),1 希沃特 (Sv)= 1000 毫希沃特(mSv)。
宇宙射线的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高原地区的人群受到的宇宙射线照射剂量比平原地区的人群高。在飞机飞行的高度,宇宙射线的强度比地面高得多,在洲际航线的巡航高度上,剂量率可以达到地面值的100倍。
有了这个天然辐射量做参考;我们再谈论辐射剂量就比较直观了
当然,这些数值也会因机器设备的不同以及所调参数的不同。而有所偏差但大体看来是这样的:拍X线辐射较小,远远小于我们每年的天然辐射量,CT约为拍片的数百倍,而辐射最大的为PET-CT;而超声和磁共振检查是没有电离辐射的。
辐射到达一定量后
会直接破坏我们身体的大分子结构,导致基因突变
突变发生在体细胞
就可能诱发白血病、各种癌症;
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
就会引起后代智力低下和先天性畸形等
辐射剂量再大,就会直接杀死受损的细胞
再次强调,这些伤害只是在辐射到达一定量后
打个比方:人体就像一座大楼
辐射就像外力对大楼的一次次破坏
小的辐射就像打一拳、踢一脚
理论上是有破坏
但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更大一些的辐射
就像用一些大的机械设备去破坏大楼
当一些结构被破坏后
在重新修建的过程中
就可能出现会跟以前不一样的结构
这就是人体的“肿瘤组织”
如果这个剂量的辐射发生在
准备受精的卵子、精子或胎儿
则像是修改了建筑的图纸
其后果可想而知
当辐射更大些
可能就像地震
整个大楼完全崩塌
那就相当于辐射的致死剂量了
所以,我们要客观、理性的看待辐射
既不能满不在乎,也不能草木皆兵
综上所述
故事还没有结束,后面还有惊喜,辐射也不总是坏的。
低剂量的辐射会起到类似于注射疫苗的作用
被称为“适应性反应”
也就是低剂量的辐射
带来的细胞损伤
会激发细胞的自我防御及修复机制
在之后人体再次受到较大辐射时
可以降低其受到的伤害
有试验为证
1984年Olivieri等报道了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含有 3.7 kBq/ml 3H-TdR 的放射性培养基培养后,再用150 cGy X射线照射,结果150 cGy X射线诱导的染色体畸变率比预期值减少70%。
调查发现,暴露于<100 mSv低LET照射的核设施工人、放射医师和接受放射诊断的病人肺癌发病危险度降低40%。
故事还在继续
后面的你更意想不到
刚才讲到了天然辐射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归纳的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天然照射成分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宇宙射线0.4mSv,地面 γ 射线 0.5mSv (外照射);吸入(主要是氡)1.2mSv,食入 0.3mSv (内照射),总计2.4mSv。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到
天然辐射里面
氡的比例是最高的,占了一半
在现代装修材料中,花岗岩、大理石因为它的华丽高雅、坚固实用、耐腐蚀等 优点被广泛采用。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天然的石料大都具有放射性物质,这些材料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镭”可以衰变出“氡气”并进室内。
“氡”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氡气被释放到空气中后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积累而诱发肺癌。
氡气 对人体 的 辐 射伤 害占人一生中所受到全部辐射伤害的55%以上,其诱发肺癌的潜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世界上有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
所以说,氡是导致人类肺癌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吸烟,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使人致癌的19种物质之一。
据检测,色彩不同的石材其放射性也是不一样的,白色、红色、绿色和花斑系列等花岗岩类放射性活度偏高;大理石类,绝大多数的板石类,暗色系列(包括黑色、蓝色和暗色中的棕色)和灰色系列的花岗岩类,放射性活度较低。其实不仅仅是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材具有放射性的危害,地砖、瓷砖、混凝土等居室装修中的必选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水平也同样不容忽视。这些建筑材料之所以含有比较高的放射性水平,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制作原料可能是矿业废渣、煤渣、钢渣或工业副产品,而这些副产品里面常常含有浓缩的放射性核元素,从而导致制成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很高。又如,还有一部分瓷质抛光砖为了追求天然大理石花白玉的效果,在配方中加入氧化锆原料,以增加产品的白度,但是有部分氧化锆原料的放射性较高。
据我国放射性卫生机构对各类建筑材料的检测中发现,其放射性水平具有以下规律:无釉地砖>彩釉地砖>花岗岩>马赛克>红砖>混凝土>渣水泥>普通水泥和石灰石。
目前,我国民众对居室的氡辐射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及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我健康意识的提高!该问题将逐步被公众关注。
故事继续进行,后面跟我们更息息相关,也会更让你吃惊
是不是没想到
以前只知道烟里面有尼古丁
没想到吸烟还有辐射,而且这么大
本人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文献
吸烟确实辐射很大
但如上文所述
相当于几十次、几百次的透视或胸片
甚至几十次CT的辐射量
其实有些欠妥
钋,是个什么东西
钋是哪里来的
卷烟中确实有一种放射性物质,它就是钋-210 (Po,音同坡),1889年由居里夫妇所发现,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Poland),他们夫妇把这种新发现的物质命名为钋(Po)。
它天然存在于铀矿石中。用于生产肥料的磷灰石中含有天然铀,铀经衰败而成钋-210,再通过矿渣或其他形式进入生态系统而被烟草的根和叶吸收。
一根点燃的卷烟,其温度能达到600-800摄氏度,高于钋的熔点。液体的钋和烟雾中的微小颗粒物结合在一起,经口腔、气道,到达肺部。
钋-210的半衰期很短,只有138天。
这种射线穿透能力很弱,射程很短,在空气中不超过几厘米,如果在体外,对人体几乎不存在外照射危害。它的辐射损害主要是肺和肺相邻的其他组织。
由此可见
吸烟,因为有钋,有辐射
而且,长期吸烟辐射量很大
但是,由于其射程很短
它的辐射损害主要是肺和其邻近组织
所以,不应与拍片、CT的辐射做量的转换比较
再回到刚才的比方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大楼
吸烟的辐射
就像锋利的刻刀或电钻
不断在墙壁上刻画、打洞
局部损害明显
但对整个建筑的的稳定破坏较小
话又说回来
这样日积月累
其破坏性也不容小觑
所以,还是劝诫烟民早日戒烟
(当然,在此只是谈的吸烟引起的辐射伤害)
国人,不管身体有什么不适
都对“食疗”情有独钟
所以本人也查阅资料
搜集了一些抗辐射的食物
与大家分享
绿茶:
绿茶中含有的维生素 C、维生素 E,特别是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从而起到抗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茶叶中还含有脂多糖,能改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等。另外,不喜喝绿茶的,可喝绿豆汤,可起同样效果。
海带:
不止是海带,凡螺旋藻类,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造血功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多吃海带等螺旋藻类食品,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
番茄:
番茄红素不仅具备卓越的抗辐射能力,且抗氧化能力极强。番茄红素还广泛存在于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红葡萄等水果及蔬菜中,其中,番茄中的含量最高,多存在于番茄的皮和籽中。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维生素,此类果蔬油炒后更易被人体吸收。
桑葚:
含硒最高,含硒类果蔬具备抗突变、抗氧化的作用,能提高人体对抗辐射的能力。含硒量高的有紫苋菜、桂圆、梨子、葡萄干、苹果等。
葱蒜:
还包括辣椒、生姜等辛辣类食物。常吃辛辣食物不但可以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还能保护细胞的 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因此,经常吃辛辣食物,不但可抵御辐射,对身体健康也非常有益。
花粉:
含有十几种易被人体吸收的游离状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高含量的蛋白质、糖和一定量的脂肪等,其中还含有铁、锌、钙、镁、钾等无机盐和多种微量元素及酶类,因此,花粉具有抗辐射效果。
另外,在防辐射特别时期,要比平时增加饮水量,以加速放射性元素的排出,从而减轻体内受辐射损伤。
作者:滨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王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