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球迷以执着、恋旧而闻名于世。
长情自然是好事,但也会有不够洒脱之嫌。
所以很多人厌烦孔蒂,原因更多是因为他们忘不了穆里尼奥。
所以很多人鄙视卢卡库,但这不是因为比利时人不卖力,而是因为他们还在想念伊卡尔迪。
但是,倘若懂得什么叫“铁打的国米营盘会有流水的兵”,抛却成见,重新去审视蓝黑军的足球,那么或许这支国米踢出的足球,其实是很有趣的。这种有趣也体现在一个方面:角色反串。
全程看了国米与布拉格两战的球迷(不是看集锦),对于国米锋线的反串调整,都会有所感悟。
在自己的主场,国米全场进攻乏力,依靠完场前的救命球,才勉强1-1平了布拉格。
现在回头看过去,如果不弄丢这2分,现在的蓝黑军出线形势会是完全不同。
但在对方的主场,国米伤缺近半主力,而且霉运当头(进球变被吹点球这种滑稽的闹剧就不说了,光是中盘最要劲的时刻连续两打门柱,这要换敏感、懦弱点的人,就可能会出大事),可即便被吹了两个进球,国米还是拿下3-1完胜。
两战布拉格的不同状态,集中的体现在两名锋线球员身上。
首循环主场,卢卡库表现奇差,停高球成功率还不如不到1米7的森西,甚至有停球2米远导致被反击的尴尬。
劳塔罗同样表现平平。
彼时,很多看着国米连胜就想当然的赌客们,一边砸着电视,一边怒吼:什么标王?什么绝世甜菜?这俩水货去踢意丙吧!还赶不上“那个男人”的半条腿!!!
但客战布拉格,劳塔罗梅开二度,成为国米历史上除埃托奥、维耶里、克雷斯波后,第四个连续四轮欧冠进球的前锋。
卢卡库更是大放异彩,被吹掉两球,还是1球2助攻冠绝全场,当选全战最佳没有任何悬念。
是什么让两人状态突变?
固然有竞技状态提升、配合质量胜过赛季初等多方面原因,但也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相比起首回合,卢卡库去打了劳塔罗的位置,劳塔罗扛起了卢卡库的职责。
赛季初,国米定下锋线主力:卢卡库+劳塔罗。
几乎全世界都认定,这是典型的“高快组合”。
身高1米91,体重200斤的比利时人,当然是桥头堡、支点,这要是不去怼后卫,白瞎了这样的魔鬼身材。
身高1米75,体重75公斤左右的阿根廷人,当然是游击、拉边,就该做绣花型精细工种。
这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问题,看过2场球的球迷,都能知道的常理。
孔蒂一开始也是这样用的,可效果很差。
卢卡库是同类身材的前锋里,不擅长争顶、压迫的一个。身处中路要冲,他停不下高球,怼不了后卫,反而深陷密集人从中弱点尽显,时常成为本队的进攻终结者、对手的反击发起点。
劳塔罗也未能出彩,反而时常因为距离球门稍远,而无法展示其左右脚头球全能的射门功夫。
如今孔蒂做出调整:让劳塔罗去居中突前,更多的压制后卫、怼人肉搏、抢第一点。让卢卡库偏向边路,更多去突破、做球、绣花。
这确实是反常规的使用方式,但偏偏这么一来,两名前锋都活了。
特别是卢卡库,此战绣花绣出新高度。
国米第一球,是他在边路生吃两人送出助攻——上一次国米在欧洲赛场面对某国冠军上演这样的一对多的生吃建功立业,是什么时候?恐怕得追溯到尔等虬髯老汉,还是小鲜肉的时间呢吧。
国米第三球,对手两名后卫“关门”封锁卢卡库的传球空间,但比利时壮汉却用左脚外脚背拉出弧线球实现助攻。这种同胞附体(德布劳内)的效果,也是让人有些目瞪口呆。
此外,单刀晃门将的潇洒自如,补时被吹进球的“钟摆绕跨”……
承认吧,你就喜欢看施瓦辛格穿丝袜,就盼着刘亦菲玩胸口碎大石……现在能喝着啤酒啃着鸡爪,看这个200斤壮汉把腿拧得像麻花一样,也不错不是吗。你就是无法抗拒这种反差萌的奇景!
劳塔罗,也在抢点,特别是“怼人”方面不断提升上限。
OPTA数据显示,赛季战至今日,劳塔罗场均与后卫一对一对抗的肉搏次数(4.8次)已经超过了卢卡库(4.5次),成功率(47.5%)更是高出一个等级。
在国米,论突前怼人,还真得就看“公牛”。
本战劳塔罗差点怼出关键球,他的前场抢断形成了助攻,可惜被裁判滑稽的吹掉。
这就是这支国米的奇妙之处:你以为号称“新魔兽”的高个壮汉就是炮塔?你以为矮个就合该打游击?
反其道而行之,才是解药。
事实上,这个赛季的国米,看似与前两年相似,主打阵型始终不变,但是有所区别的是,教练组从未停止过对阵容细节处的微调。
比如赛季初,森西状态骁勇,孔蒂微调352为3421,前提森西的位置,后者大杀四方。
然后森西受伤,孔蒂又调整双前锋的位置和权责,这数月来都是两名前锋扛着国米前行。
不能说如今国米的足球多么完美无缺,但至少,类似萨索洛半主力来了就成救世主、200斤壮汉玩绣花,这样新鲜热辣具有颠覆性的看点,总在出现。
这无疑能让持续追看比赛的球迷,不至于过于疲惫。
还是那句话:足球于将帅而言是工作,于球迷而言,却只是休闲,不该成为怼天骂地的舞台,那么何妨放空心态去欣赏足球本身?
毕竟,这支国米可以秀出很多颠覆性的有趣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