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爱新觉罗是历史上清朝皇室的姓氏,正因如此,这一姓氏就变得无比尊贵起来。
实际上,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只是个小姓。我们常说满族有八大姓,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其中根本没有爱新觉罗。
清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一共有十个皇帝,在爱新觉罗统治天下的将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现如今,姓爱新觉罗的人已经高达30——40万。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和他的祖父康熙都非常有名,而康熙之所以一见到乾隆就很喜欢他,就和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有关。
乾隆的生母熹贵妃钮祜禄氏实际上并非雍正的宠妃,在嫁给雍正的二十多年里,她始终居于格格之位,等同于侍妾,地位卑微。
据说,熹贵妃后来倒是得了宠,却也是拿命博来的宠爱。
原来,康熙年间,雍正曾患过一场大病,差点死掉,钮祜禄氏不顾个人安危,悉心照顾雍正,事事亲力亲为,由此雍正才对她另眼相看。
除了舍命照顾的恩情,雍正对钮祜禄氏另眼相看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钮祜禄氏之子弘历深得康熙的宠爱。
弘历十岁时,曾跟随父亲雍正初侍康熙,在圆明园牡丹台参加了一场宴会。
据说当时康熙一见到弘历就非常喜爱,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赞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
在那之后,他就对弘历喜欢得不得了,还把弘历接进皇宫读书,亲自抚养他,其余诸孙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康熙对乾隆的喜爱自然不会是毫无缘由的,那天,他曾就爱新觉罗这个姓氏问了弘历一个问题,他说:“你知道爱新觉罗的意思吗?”
弘历回答:“是金子的意思。”满语的“爱新”就是金,弘历这样回答也算答对了。
但康熙随即又问道:“那你觉得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金子吗?”
这问题不可谓不刁钻了,若弘历回答为是,因金即为“爱新觉罗”,承认金子最宝贵,则相当于承认他们皇族的姓氏是这世间最珍贵的东西,他以此为荣。
可若弘历回答为否,万一触怒了康熙可怎么办,必须得找个万无一失的答案。
当时,弘历年纪尚幼,却不假思索的回答到:“不是,世间万物属仁义最为宝贵。”
康熙听到这个答案十分满意,也难怪他一直那么喜欢弘历了,甚至坊间传言,康熙之所以让四阿哥胤禛即位,就是为了将来把皇位交到他最爱的孙子弘历手里。
但最终立谁为储君都是雍正说了算,雍正最终选择了弘历,还是说明弘历自己有真本事,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雍正的选择,弘历成为了可比肩康熙的杰出帝王,使清朝达到了全盛!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能被称作千古一帝的皇帝不多,汉武帝刘彻就是最为著名的一个。
汉武帝15岁登基为帝,共在位54年,在他的统治下,汉朝国力空前强盛,威名远震匈奴。
自古以来,每个皇帝在位时,都不得不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选一位合格的继承人。
就算是汉武帝这样的千古一帝,在选继承人时,也有为难的时候。他不是只有一个儿子,他的儿子们也不是不优秀,但他最后却立了年仅7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给后世留下种种疑团,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刘弗陵并不是最优秀的一个,他年纪最小,武帝将皇位传给他时,他还只是个孩童,那他凭什么打败五个哥哥,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呢?
民间有句话叫“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句话放在汉武帝身上,都挺合适的,因为他既器重长子又宠爱小儿子。
汉武帝的长子就是卫子夫所生的刘据,史称戾太子、卫太子。刘据为政宽厚,聪明能干,武帝对这个大儿子寄予厚望,可最后父子俩却因一场误会而兵戎相向,最终刘据起兵失败,自杀而亡。
刘据死后,卫子夫自尽谢罪,卫氏外戚遭受重创,地位直线下降。后来,武帝终于得知了刘据之死的真相,他后悔不已,还杀了江充为子报仇,但依然无法挽回爱子被逼自尽的事实。
经过刘据这件事,武帝在选择继承人上变得很小心,等他垂垂老矣以后,仍然没决定好继承人。
除了刘据,武帝还剩五个儿子,刘闳就是他的二儿子,其生母王夫人还是武帝非常宠爱的妃子。按照立嫡立长的古训,皇位本该轮到刘闳来坐,只可惜刘闳太短命,18岁就死了。
老大老二都死翘翘以后,武帝的三儿子刘旦开始不淡定了,这个不淡定不是指他怕下一个死的就是他,而是皇位近在眼前,他的内心蠢蠢欲动。
刘旦做了什么呢,在两个哥哥接连去世之后,他写了份奏折请求入宫宿卫。宿卫本是太子职责,刘旦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十分清楚了,他就是想要当太子。
谁知道,汉武帝看到这份奏折后非常生气,直接削了刘旦三个县的封地,把刘旦痛骂了一顿。
其实刘旦恰恰是武帝剩下的几个儿子中最出色的,他文韬武略俱全,只可惜他的急功近利惹怒了武帝,否则皇位还真可能落在他头上。
刘旦之后则是汉武帝四儿子刘胥,刘胥和刘旦同时封王,但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却是完全不同,如果说刘旦是最出色的,那刘胥必定是最“草包”的,此人只喜欢贪玩享乐,行事没有法度,唯一的优点就是力气有点大,一看就是个莽夫,让他做皇帝,武帝是绝对不放心的。
至于五儿子刘髆,武帝倒也挺喜欢他,毕竟他的母亲可是美貌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只可惜刘髆是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投降匈奴之后,他就和皇位无缘了,比汉武帝还早死一年。
最后只剩下一个小儿子刘弗陵,汉武帝没得选,那就他吧。当然,武帝也做了双重保险,一是“杀母立子”,杀了刘弗陵的母亲赵婕妤,以防吕后之事重演;二是同时找了四位辅政大臣,他们互相牵制,就不会让年幼的皇帝大权旁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父亲来讲,武帝还是心疼孩子的,如果他传位给除刘弗陵以外的任何一个儿子,其余的儿子都要遭殃。
正因刘弗陵年龄小,没有卷入皇位争斗,和哥哥们也没有嫌隙,他才不会为难他的哥哥。
武帝在选继承人上实在是用心良苦,刘弗陵成为了一个明君,唯一可惜的就是他身体差,二十出头就病死了。提到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爱新觉罗是历史上清朝皇室的姓氏,正因如此,这一姓氏就变得无比尊贵起来。
实际上,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只是个小姓。我们常说满族有八大姓,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其中根本没有爱新觉罗。
清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一共有十个皇帝,在爱新觉罗统治天下的将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现如今,姓爱新觉罗的人已经高达30——40万。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和他的祖父康熙都非常有名,而康熙之所以一见到乾隆就很喜欢他,就和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有关。
乾隆的生母熹贵妃钮祜禄氏实际上并非雍正的宠妃,在嫁给雍正的二十多年里,她始终居于格格之位,等同于侍妾,地位卑微。
据说,熹贵妃后来倒是得了宠,却也是拿命博来的宠爱。
原来,康熙年间,雍正曾患过一场大病,差点死掉,钮祜禄氏不顾个人安危,悉心照顾雍正,事事亲力亲为,由此雍正才对她另眼相看。
除了舍命照顾的恩情,雍正对钮祜禄氏另眼相看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钮祜禄氏之子弘历深得康熙的宠爱。
弘历十岁时,曾跟随父亲雍正初侍康熙,在圆明园牡丹台参加了一场宴会。
据说当时康熙一见到弘历就非常喜爱,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赞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
在那之后,他就对弘历喜欢得不得了,还把弘历接进皇宫读书,亲自抚养他,其余诸孙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康熙对乾隆的喜爱自然不会是毫无缘由的,那天,他曾就爱新觉罗这个姓氏问了弘历一个问题,他说:“你知道爱新觉罗的意思吗?”
弘历回答:“是金子的意思。”满语的“爱新”就是金,弘历这样回答也算答对了。
但康熙随即又问道:“那你觉得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金子吗?”
这问题不可谓不刁钻了,若弘历回答为是,因金即为“爱新觉罗”,承认金子最宝贵,则相当于承认他们皇族的姓氏是这世间最珍贵的东西,他以此为荣。
可若弘历回答为否,万一触怒了康熙可怎么办,必须得找个万无一失的答案。
当时,弘历年纪尚幼,却不假思索的回答到:“不是,世间万物属仁义最为宝贵。”
康熙听到这个答案十分满意,也难怪他一直那么喜欢弘历了,甚至坊间传言,康熙之所以让四阿哥胤禛即位,就是为了将来把皇位交到他最爱的孙子弘历手里。
但最终立谁为储君都是雍正说了算,雍正最终选择了弘历,还是说明弘历自己有真本事,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雍正的选择,弘历成为了可比肩康熙的杰出帝王,使清朝达到了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