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的女儿说,不是不想回娘家,只是回一次家,2 个月工资就没了

2020-01-02   杨小米的情感专栏


作者|清水无尘 编辑|霄霄

01

一到腊月,我家隔壁吴婶就忙的手脚不停。吴婶的重头戏除了做香肠、腌腊肉、晒咸鱼、打年糕这些,她还指挥着吴叔扫屋顶,刷墙面。

屋里的音响更是一天到晚循环播放《恭喜发财》、《新年好》、《常回家看看》这些喜庆的曲子。

看着吴婶一边忙活着手里的活,一边笑得嘴巴都合不拢,我打心眼里替吴婶感到高兴。

要知道前几年过年,吴婶可不是这样的。那时的吴婶一到快过年,就显得特别落寞。人家忙着做腊味咸货,她就躲在屋里看电视听老戏,就连邻居们好心跟她打招呼,她也心不在焉的懒得搭理。

原因说来还挺让人心酸的:吴婶的两个女儿都远嫁了。大女儿吴娟嫁到四川,小女儿吴敏嫁到广东汕头,因为打工挣钱不容易,他们要好几年才回来一趟娘家。

那时的吴婶经常流眼泪跟我妈说,两个女儿都不回来过年,家里年夜饭都不香,干什么都提不起劲。

02

吴婶家两个女儿都是85后,想当年还是我把他们一起带到广东,然后去深圳鞋厂打工的。

吴婶跟我妈想法一样,本想着女孩子打几年工,挣点嫁妆。然后在家门口找个人家,安安心心过日子。

结果,吴婶家两个女儿在厂里做了几年工,都找了外地人谈恋爱。为此,吴婶好话坏话说了一箩筐,甚至不惜以绝食,断绝母女关系相威胁,都没能阻止两个女儿远嫁。

都说,儿大不由娘,父母说到底还是犟不过子女。因为他们见不得子女不幸福,不称心。就这样,吴婶家两个女儿一分钱彩礼没收,就远嫁出去了,这也成了吴婶的心头之痛。

03

吴婶的大女儿吴娟远嫁到四川,先后生了两个女儿,日子一度过得很艰难。说来别人可能都不信,吴娟结婚十几年,吴婶一次也没去过吴娟婆家。

我也曾经问过吴娟,为什么好几年不回一趟娘家,就不想家么?

吴娟当时给我算了一笔账,说她在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才4000多。如果过年回来一趟,请假半个月2000多没了,车费来回1000多,买礼物1000多,孝敬老爸老妈1000,再加上春节的“红包习俗”,给长辈买烟买酒,随便算一算2个多月工资就没了。

用吴娟的话来说,不是不想家,是实在回不起家啊。她家还算好的,没有哥嫂,没有弟媳,不然回来有没有地方睡,会不会受嫂子,弟媳的白眼,还真不好说。

一句话来说,远嫁的姑娘回娘家难,没钱的远嫁姑娘,回娘家更是难上加难。

04

相比吴娟几年回来一次的频率,吴敏算是回来的比较勤了。但她很少在春节那几天回去,一般都是正月尾或者5、6月份。

为此吴敏也跟我在闲聊时算过账。吴敏的意思是,她婆家那边比较讲究,一般原则来说,女人结了婚过后,春节都得在婆家过的。

还有吴敏的工作性质是,春节特别忙,请假难,春节加班工资高。再有就是买票难,过年期间物价飞涨,以及老家的“红包习俗”让人不堪重负。

比如过年回家,必须给长辈买烟买酒,给小孩包红包,而平时只要买点水果、糖果就可以了。

因为知道两个女儿回来一趟不容易,吴婶简直把两个女儿当贵宾一样伺候着。两个女儿回家,她不但不让她们干家务,还会提前帮她们准备很多自己手勾的毛线鞋子,以及各种造型好看,保暖实用的手工鞋垫。

05

听吴婶说,她的两个远嫁女儿,这几年都特别争气。不但本职工作做的好,升了职加了薪,连副业也搞的风生水起。

吴娟前两年升了主管,业余还开了淘宝店,一年的收入有小二十万。而吴敏虽然工资没什么变化,但学着别人做微商卖货,一年也能挣10几万。

女人有了钱,春节回娘家自由也就不远了。现在的吴娟和吴敏,几乎每年过年都回来玩几天,吴叔和吴婶也仿佛一下子年轻了10 岁。他们忙归忙,累归累,但在邻居们面前腰杆子也越来越挺直了,毕竟儿女在家,这个年才算的上团圆了,实在了。

在此,我也想提点实际的建议:

(1)尽量别远嫁,回娘家真难啊。

虽然说远嫁“十嫁九悔”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女人远嫁很容易陷入无依无靠,聚少离多,有娘家不能回的尴尬境地。如果婆家再势利排外,把媳妇当外人,那远嫁的姑娘真的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2)钱是女人的胆,一定要经济独立。

都说男人要有钱,和谁都有缘;女人要有钱,尊严在眼前。女人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才能不因为区区一点车费,而阻挡了回娘家的路,也能在想孝敬长辈时,不再抠抠索索。

(3)娘家最大的善意,就是敞开大门欢迎远嫁的女儿。

现实中,很多远嫁女被视为泼出去的水,面临着婆家融不进,娘家回不了的困境。

他们不是不想回娘家,只是害怕自己两手空空被娘家笑话,也害怕嫂子或者弟媳的冷嘲热讽,从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每一个远嫁的女儿,既是娘家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也是这个家永远不变的主人。她们值得被爱,被期待,被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