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学术界都认为抄袭、数据造假是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然而跟近日爆出的神论文,大谈“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一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徐中民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的两篇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与《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I):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中的核心内容。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论文还是获资2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200万得出的成果就是师娘如何优美,这师娘的身价实在有点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曾公布,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的“黑河计划”,探讨中国干旱区内陆河流生态以及水和经济的相互联系,总预算金额1.5亿元,重点项目可获得200万-300万元。
而徐中民的这两篇论文正属于《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成果,属于重点研究项目,项目预算为200万元。
而刊出此论文的《冰川冻土》期刊,当时的主编正是“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中的导师程国栋。
徐中民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是这样写的:“人如其名,我的导师程国栋,上海人,胸怀博大,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丰富,实乃国之栋梁,望之可让人顿生一种崇高感。我的师娘张幼芬,宁波人,雍容华贵,仪态大方,性格温柔体贴,近处让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优美感四溢。圆满的人生不只是诗中的字眼,也有生活中的写真,导师和师娘的人生就堪称圆满。因此,这里首先探讨了美和道的问题,然后以导师和师娘的事例为例,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接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带普适性的人的发展之路。”
然后他还做了“严谨”的结构图:
然而你要是觉得这就是一篇彻头彻尾靠着溜须拍马骗经费的论文,那么你就错了。通过对论文内容的详细研读,你会发现这一篇隐晦地嘲讽导师程国栋的反讽文。举例如下:
导师的崇高感,不体现在课堂中,而体现在酒局上,也是滑稽……
这也许就是作者开黑老板的动机。青藏铁路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但徐中民却没有获得署名。名利两失。
讽刺研究所研究人员抱团,显然作者在抱团中没有占到便宜,没有挤进所谓的“利益集团”。
这就有意思了。2015年徐中民写了一篇明为溜须拍马,实则春秋笔法讽刺导师的论文。至于这位导师跟师娘还有什么“优美的事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发掘。
当时的主编虽然是导师程国栋本人,但他说自己没参与审稿,这我是信得。无论是溜须拍马,还是明捧实黑,程国栋都没有理由让这篇论文过审。
这种事,白纸黑字发表了,总是会被发现的。一个院士怎么会喜欢让底下人用这么露骨的形式溜须拍马呢?
要么审稿的人自以为是揣摩上意,以为是老板的爱徒拍马屁的大作就让他过了。要么就是对这位导师也有所不满。
无论如何,我们不容忍学术圈对待学术成果如同儿戏,学术期刊审核如此松散的行为。更不用说,这种玩意还花了纳税人200万去研究。
希望能彻查这位导师和当时审稿的研究人员。还学术圈以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