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俗话说“严家出好儿,严师出高徒”,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过的问题,孩子还是一犯再犯,毕竟家长也是有情绪的,特别是孩子犯错还不知悔改,非要跟着家长顶嘴,唱反调,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选择“河东狮吼”,有的家长选择“棍棒教育”。
其实不太赞同家长通过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毕竟孩子还未发育完全,往往家长正在气头上的时候,可能会控制不好力度,加上孩子会挣扎,家长很有可能不小心打到一些不能打的地方,伤害了孩子,后悔的是家长自己。
妈妈拿瓶子砸向孩子,“我再也不顶嘴了”,孩子说完再也没能醒来
听朋友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小松是个9岁的男孩,每天放学回家总要妈妈催好几遍,才肯去写作业,结果,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小松考了全年级倒数第一名,妈妈也总被老师找谈话。
那天,妈妈公司的项目正好出了点问题,回家看到儿子的卷子后,顿时火冒三丈,对儿子怒吼道:“辛苦送你上学,就考这个成绩?还读什么书,早点出去打工吧!”没想到儿子头也不回,直接说道:“你以为我愿意上学吗?希望你言而有信,早点让我去打工吧!”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直接“炸毛”了,拿起身边的装满水的瓶子往儿子头上砸,没控制好力度,儿子被打趴下了,嘴里还小声叨念着:“妈妈,我再也不顶嘴了……”说完就失去意识了,妈妈赶紧打电话报警,可是,孩子却坚持不到医院,就停止了呼吸。到了医院,医生说,孩子的后脑勺受到重创,抢救无效,妈妈后悔不已。
家长教育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冷静情绪
孩子总犯同样的错误,毕竟,家长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可避免会有情绪。家长可以先一个人冷静一下情绪,等双方情绪都平和下来,再跟孩子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家长的举止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的这种处事方式是更高级别的教育。
不打骂孩子
暴力往往不能解决任何事情,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开始有自尊心,家长要保护应该保护好孩子的自尊,不要随意打骂孩子,更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训斥孩子。
当然,若是到了一些实在是要“揍”孩子的情况,家长最好要避免孩子这几个部分,如,后脑勺、拧耳朵或是打后背等,稍有不慎的话,很有可能会危及到孩子健康。
今日话题:你打过孩子吗?欢迎留言交流。
——————————————
我是文竹妈妈,家有两宝,大宝5岁,小宝3岁。一人带两娃的艰辛让我更懂得如何照顾宝宝。
文竹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分享,为宝爸宝妈排忧解难。欢迎各位与我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小问题小确幸。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