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城东北10公里路村乡姬村村西隅。据《屯留县志》载,寺院始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明成化、清乾隆年间修葺。2005 年,宝峰寺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峰寺座北向南,占地面积3246平方米,为二进院落。中轴线上前为山门天王殿,中为水陆殿,后为五方佛殿(俗称大佛殿),两侧配以廊庑配殿等殿宇。除山门天王殿外,其余主要建筑基本完好。五方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占地198平方米,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昂,单檐悬山顶,屋面平缓。殿内用减柱手法,将室内空间扩大,后金柱头的大内额不仅只为减少柱子,还有缩短大梁和缩小梁栿直径等的作用,梁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二柱,为典型元代做法,但梁架结点构件仍保留金代建筑特点。水陆殿为单檐歇山顶,斗栱四铺作单昂,前后装修明间大板门,后门左铁件上有成化五年(1496)闰二月五日题记,墙上残留彩色壁画整个宝峰寺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除山门和献殿毁于战火外,均保存完整。是屯留县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
相传屯留县姬村,古时有个叫姬玮的人,当时在京城已官至丞相一品大员,由于整天陪佐皇帝,日理万机处理国家大事,回家看望老母的机会很少,半年一次家书不解对老母亲的思念。有一年深秋,姬丞相总算是获得皇上的恩准,高高兴兴回家探望老母,姬丞相的母亲,尽管脚小年迈,可是听力很不错,儿子讲述皇宫里的趣事,她都一一记在心里,同时也有了想到京城去看看皇宫的想法。.
姬丞相为了既满足老母亲看皇宫要求,又不使年迈的母亲一路舟车劳顿,就想在本村建一座与皇宫结构一样的房屋,让母亲人不出村观赏皇宫景象,足不出户尽享儿子孝心。于是就请来能工巧匠,在姬村西北的一块风水宝地,仿金銮殿结构大兴土木,尽人之子孝心。当主体建筑结构已仿建成型,准备上瓦、按脊、起獣时,有人向朝廷告密说:“姬丞相在家私建皇宫,想谋反”,朝廷很快会派人下来察访。他知道后非常害怕,可要拆除此建筑,按朝廷派人从京城出发的日子推算,时间已根本来不及了。如何躲过此劫?他左思右想,就想到把此建筑改建成庙宇结构。于是他让工匠一天三班倒,人息工不停,终于在朝廷探访大员到来之前,把仿皇宫建筑结构改建成庙宇结构,在里面还塑造了五尊大佛,并派亲戚邻居中的男人,到周围的村庄散言说,姬丞相是为老百姓祈愿造福,在村西北专门建了座寺庙,供老百姓烧香许愿,祈福祥安。京城巡视来到姬村,看到姬丞相在家建的是一座寺庙,并火速告知朝廷说:丞相在探母尽孝期间,给当地老百姓兴建了一座祈福的寺庙。正是由于姬丞相的孝顺之心以及他的善心之举,才有了现在的宝峰寺及寺庙四面墙上遗存至今、非常珍贵的元代壁画,才有了这样一个与如此故事相匹配的证物。这正是:显孝心仿建皇宫,躲劫难煞费心机;论建筑国宝文物,秀壁画可堪绝伦;承寺庙香火旺盛,留美名后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