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阻击战,从春节持续至今。作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双流机场人流量大,疫情输入风险等级也相对更高。
在疫情阻击战打响后,33岁的成都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恒宇主动请缨,加入双流区疫情防控阻击战队伍,筑牢阻击防线,把守“空港大门”。
坚守岗位 24小时随时在线
2月10日,从双流机场疫情阻击一线岗位撤退下来的张恒宇开始隔离。如果从加入防控阻击战一线开始计算,他已经有1个月没有回家了,对于年仅1岁的儿子,也只能通过视频了解成长。
春节期间,即便在交通方面加强了管控,每天通过双流机场进港的人数也保持在一万人以上,旅客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其中夹杂着疫情重点区域的旅客。张恒宇和同事们需要与之面对面进行交流引导。
每天24小时都有航班降落,接送机工作组人员便要24小时在线。海关对进港旅客进行查验和监测,随后将需要来双旅客移交给接送机工作组,工作组对其进行政策宣讲,随后引导登车,送往医学观察点。
一次性口罩尚可勉强撑过24小时的连续作战,但两双手套却在隔离病毒的同时,也锁住了手心的汗水。脱下手套,组员们总是双手泛白,皮肤翻裂。
张恒宇说,对于家人有无法陪伴的遗憾,但大家都坚信,坚守岗位,贡献绵薄之力,一定会迎来疫情后的春暖花开。
阻击疫情 服务中体会民族团结力量
既要阻击疫情输入,也要兜底保障好旅客的应有权利,亦堵亦疏,形成防控体系。疫情防控导致双流机场部分航线停飞,旅客票务问题投诉逐渐增多,在接送机工作组奋战两天之后,按照上级要求和具体安排部署,张恒宇调往票务工作组,协调解决旅客票务问题。
从接送机工作组转岗到票务工作组,虽然不再24小时值守航班旅客,但同样需要随叫随到,此外,还需要每天走访各医学观察点,了解旅客票务需求。
“对上需要及时了解关于票务的政策,对下需要及时安抚旅客的情绪,协调票务需求,同时,还要与航空公司对接,平衡因退票导致的利益问题。”在张恒宇看来,票务组工作比接送机工作更“考手艺”。
1月31日,一位乘坐川航联程航班的旅客,因前期途经疫情重点区域,在双流机场落地后不得不中止行程,前往医学观察点。
由于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张恒宇和同事们立即与第三方平台取得联系,多次沟通后,第三方平台同意对未成行行程部分进行退票,但对于退还金额,旅客、第三方平台公司和航空公司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票务组人员只得一一走访协商,向旅客解释,向第三方平台解读政策,向航空公司请求支持,最终,经过多番协商,该名旅客最终以特殊人士退票申请,实现退票。
事实上,除了票务问题,疫情带来的影响包括外籍旅客回国、签证过期等棘手问题,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张恒宇感受到的不仅是疫情下,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热情与干劲,更感受到了危难关头,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民族力量。“在我们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大多数群众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十分配合工作开展。”张恒宇说,有的群众对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其实,工作人员们却被对他们“牺牲小我、配合大局”的舍得精神感动着。
【来源:空港融媒 记者: 王戎 吴浩彦 编辑:刘婷 审核:周星云】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双流发布”今日头条号或下载“空港融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