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

2019-06-25   痛快旅游

威远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始建于1990年12月,1994年竣工,1995年开馆,是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文物历史展示和保护管理、图书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主要展示著名烈士罗世文事迹和实物、县域历史文化、廉政文化等内容。占地面积3亩,建筑面积994.33平方米。其建筑风格朴素但富有特色,将时代气息与古典风貌完美地融合在—起。

从威远城墙过这座铁索桥上山便是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

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现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威远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威远县国防教育基地、内江市廉洁教育示范基地。

现常设展览7个,分别是罗世文烈士生平事迹展、威远县革命烈士事迹展、廉洁人物事迹展、威远古代石刻碑林展、清官廉吏展、威远县人防(民防)教育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等。

进入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后两旁陈列着威远古代石刻碑林展

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中央广场矗立着罗世文烈士的塑像和生平简介

中央广场左边一排是威远县清官廉吏集锦

在陈列馆一楼外墙上是威远县革命烈士事迹展

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第一展厅为罗世文烈士生平事迹展。主要反映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反帝爱国抗日救亡争取人民解放革命斗争的先进代表原四川省地下党的省委书记罗世文烈士光辉而短暂一生。

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罗世文烈士的雕塑、简介和生平大事年表

罗世文故居旧照,笔者前段时间专程探访过罗世文故居已经十分破败。

观音滩的罗家大院是罗世文的出生地

1904年,罗世文出生在当地一个颇具盛名的大盐商家庭。但就在他三岁时,祖父因在盐业竞争中失败而破产,父亲因此被抓入巴县监狱作抵押,后病死狱中。罗世文自幼丧父,受尽歧视和冷遇,但他牢记母训,发愤读书。

1920年,罗世文在家乡组织进步青年参加学习新文化的"读书会"。1921年考入重庆甲等商业学校。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暑假罗世文回到威远,改"读书会"为"劳农读书会",组织青年学习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1924年暑假,罗世文与罗世良等人建立观音滩"农协小组",组织佃农开展斗争,取得看谷减租的胜利。

1925年秋,罗世文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8年秋回国,任中共地下四川省委宣传部秘书。1929年初,罗世文被派往川军第28军第7混成旅从事兵运工作。混成旅宣布起义,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罗世文任前敌委员会书记。1930年上半年,罗世文与省委其他同志重建中共地下四川省委,任宣传部长。

1931年初,罗世文任省军委书记,不久任省委书记,领导了四川各地抗日救亡运动,同时领导了南部升钟地区和梁山南岳场的农民起义,策动及德阳孝泉等地的兵变。1936年,罗世文担任延安红军大学理论教员。抗日战争时期,罗世文被党中央派回四川工作,先后任中共四川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川康特委书记,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1939年底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3月18日,罗世文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先后关押在重庆歌乐山白公馆看守所、贵州息烽监狱和重庆渣滓洞监狱。在监狱中,罗世文和车耀先、韩子栋、许晓轩等组织了临时党支部,带领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

1946年7月,罗世文被押解回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8月18日,在重庆歌乐山松林坡刑场壮烈牺牲。建国初,人民政府将罗世文遗骨重新安葬在歌乐山松林坡,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了墓碑。

罗世文在遇难前在白公馆朗诵“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反映了他对革命最终会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英烈风范、光照千秋。他对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所作的贡献我们将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