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一刻!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总师一番话振奋人心

2020-07-31   强国兵器

原标题:历史性一刻!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总师一番话振奋人心

北斗卫星发射

在今年的6月23号,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系统的第55颗卫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在轨测试、入网评估工作之后,近日历史性一刻终于到来,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的好消息。这也标志着在历经26年的不懈努力后,我国终于建成100%自主可控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同时也意味着正式打破了GPS在全球的垄断地位。

几十年来,每当说到卫星导航系统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美国的GPS系统。毕竟经过美国的几十年的发展,GPS导航系统早就形成了“独霸全球”的强势局面。然而GPS的核心技术说到底还是掌握在美国手中,再加上当年的“银河号”事件,我国意识到发展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接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应运而生。不过刚开始时,我国的航天实力薄弱是有目共睹的,为此科研人员集思广益为建成北斗规划了一幅蓝图。

北斗卫星

实际上,在基础全无的境况下,我国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通过最初的北斗一号系统验证中国的卫星导航技术,最终不负众望我国建成了双星有源定位的试验系统;第二步建成了由14颗卫星组成覆盖亚太的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当时我国就能利用该系统实现精准打击;第三步就是我国最新完善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6年从无到有的变革,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决心。现如今,北斗三号已经正式开通,对我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北斗三号能够满足国家安全与现代化社会运行的需要,还能为其他全球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安全、可靠的服务;其次,发展卫星导航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有着卫星在天上帮忙,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领域都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最后,北斗还能够深化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享卫星导航发展成果,提高导航系统的综合应用效益。

北斗全球网模型

说起来,北斗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就拿其中起着核心作用的原子钟来说,研制初期时我国原本打算从国外进口,但是当时外国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展开打压行动,国外的技术封锁成为制约北斗建设发展的最大瓶颈。不过这一难题仅被科研人员耗时两年就攻破了,而更让人惊叹的是,一般的原子钟精度为10万年差一秒,而北斗所运用的原子钟的精度已经提升到300万年差一秒。不止原子钟,现如今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已经达到100%。可以说,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就在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的当天,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也说了令人激动不已的一番话。他表示: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真正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北斗团队已经开始为下一代导航卫星继续奋战,未来既要让广大用户对北斗用得放心,还打心底相信和喜欢北斗。

林宝军

此外,北斗的目标并不止步于此,未来等到了2035年,我国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能够让北斗更好地造福全人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