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扶贫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
钟志坚
3月6日,中央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脱贫攻坚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并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总动员令,为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连续六年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关键期、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紧要关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体现人民领袖强烈的宗旨意识、深厚的为民情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我们一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更高站位、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发挥主力军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殷殷嘱托。
河源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的指引下,目标任务接近完成,取得了决定性胜利。2016年以来,河源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8.97亿元,“两不愁三保障”等问题总体得到解决,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38509户、107206人完成退出程序,退出率99.85%。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48元,比2015年增加11099元。255个相对贫困村农村居民收入达到17656元,比2015年增加10107元。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河源市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
从决定性胜利到全面胜利,河源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要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直至夺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主要做到:
(一)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全市扶贫系统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部署要求,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
(二)全力克服疫情影响。认真落实总书记“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要求,实施“七大攻坚行动”,制订“一对一”的复工复产、转型转产方案。紧盯2512万元滞销扶贫产品、21999人就业困难人口、231户参与特色养殖的贫困户、909人线上教育有困难建档学生、复工困难的扶贫车间、有返贫风险的贫困人口,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贷款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特别是对受禁食野生动物影响损失较大的脱贫项目,要通过收购、扶助或补偿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他们的损失,积极引导养殖户加快转型转产,实施替代产业、替代项目,近期要全部完成转型转产。
(三)全面攻克最后堡垒。突出稳定增收这个重点,紧盯仍未出列的贫困群众、因疫情可能有返贫风险的贫困人口、2019年收入低于10000元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打好帮扶“组合拳”,强力改善薄弱环节,全面扫除政策落实工作中的盲区死角。坚持问题导向,对和平县、15个乡镇、207个村实行挂牌督战,实现全市脱贫攻坚平衡发展。举一反三开展历年来审计、巡视、考核发现问题的整改,确保问题全面清零。
(四)切实巩固脱贫成果。总书记强调,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河源将做到:一是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后,做到帮扶政策不能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能少,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投向扶贫的数量不能减,贫困村(含面上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不能撤,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不能松。二是建立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动态管理制度,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进行监测预警,对返贫人口及时提供帮助。三是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资产扶贫等。把消费扶贫作为后脱贫攻坚时代的重要工作来抓,发挥“广东省消费扶贫创业创新基地(河源)”作用,举办多形式、常态化扶贫产品展销会,促进扶贫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
(五)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河源将着力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脱贫长效机制。继续加强扶贫产业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市场化,让产业项目成为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可靠支撑。积极探索线上消费扶贫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现有扶贫资产管理,实现滚动发展,确保长期发挥扶贫效益。创新机制,用好激励政策,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改善农村面貌、实现共同富裕。实施举办书画展、摄影展、成果展,讲好河源扶贫故事,总结脱贫攻坚好的经验做法,固化成制度,指导今后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