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参加乡基干民兵队
任副中队长;
20岁加入新四军,
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军队;
1946年参加淮海战役,身中两弹;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经历了著名的上甘岭战斗,荣立二等功……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
百岁老兵常登才的战斗故事
点燃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
“穷人孩子早当家”
“旧社会好比是黑咕隆咚的枯井,井底下压榨着咱们老百姓……”这首老歌,是旧社会常登才一家的真实写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今年正好100岁的常登才告诉记者
他8岁给地主家放牛
9岁丧母,16岁做长工
想起万恶的旧社会,常登才眼含泪水
“那时家徒四壁,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家三代当长工,只有两间草房,租种一亩半农田。”常登才说,全家六口人一年有五个月缺粮,母亲拖着三个年幼的孩子走庄串户,乞讨度日,不幸病故。
常登才从小到地主家放牛、做长工。那时,他与女佣王玉珠互生情愫,但地主婆棒打鸳鸯,王玉珠投河自尽。从此,18岁的常登才盼着脱离苦海。
“当兵要当新四军”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常登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共产党,盼来了专帮穷人的新四军。
1938年秋,新四军挺纵三支队进驻江都大桥,成立了中共江都县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怀着为穷人求翻身的赤诚之心,18岁的常登才参加了乡基干民兵队,并任副中队长。
1940年2月中旬,江都民众抗日自卫总团成立。常登才带领乡民兵中队加入抗日自卫团,他在全团誓师大会上表示:“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此后,他常随自卫团深入敌区袭击日伪军。
网络图片
在一次次的抗击敌伪战斗中,他如鱼得水,勇猛似虎。1940年4月初,日伪军一个中队下乡扫荡,常登才和刘桂堂、徐柱生等六个队员包抄敌人的后方,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缴获12支长枪、6支短枪。在吴桥庆功会上,区委武工队、县抗日自卫团领导称赞常登才“像老虎一样”,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四处逃窜。
“多打胜仗好立功”
1940年6月28日拂晓,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李长江部13个支队(团)包围郭村,对新四军发动进攻。
“小小船儿划向东,装了一船韭菜一船葱,感谢亲人陈老总,多打胜仗好立功……”谈到郭村保卫战,常登才哼起了歌谣。
常登才所在抗日分团决战三天三夜,拖住了李长江在口岸寺巷的残兵及泰县税警团,阻击了敌军增援,减少了新四军在郭村的压力。
1940年7月2日,抗日分团配合新四军攻打泰州。在战斗部署时,常登才在草垛旁看到三个伪军,他持枪对敌人大吼一声,三个伪军立即举手求饶,乖乖交出了2支长枪和1挺机枪。
1943年3月中旬的一天,一艘运输军需品的日本船从口岸驶往泰州,必经杨桥河。根据上级命令,班长常登才带领11个队员连夜来到杨桥河边打伏击。常登才和水性好的徐桂生两人潜水去拦截日本船,闪电般地上了敌船机房,捆绑了两个舵手,并命令他们停船,缴获了上百余条香烟、500斤白糖、30匹布及12箱枪弹等物资。
1948年,开展游击战的常登才随同所在大队划编为五十二团,一同奔赴徐州参加淮海战役。在陈官庄战斗中,由于敌强我弱,敌我伤亡都较大,他身中两颗子弹,被送往战地医院救治。
网络图片
“舍生忘死保和平”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美军越过三八线。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常登才积极响应,随部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网络图片
1952年,常登才所在的15军138团参加了上甘岭战斗。一天拂晓,敌人的火力密集猛烈,有两座碉堡的四挺机枪朝我方不断射击,我方战士头都抬不起来,寸步难行。常登才报名担当突击队员,前去炸碉堡。他将六颗手榴弹分两处捆好,并带一支卡宾枪纵身驰骋。在三个战士的掩护下,常登才仅花五分钟就跑了约两百米,来到敌堡旁边。不一会儿,他将两颗手榴弹扔进碉堡。正当常登才准备返回阵地时,不慎被另一处碉堡里的敌人发现。他身中六枪,鲜血直流,咬牙爬回阵地,昏迷不醒。那一仗,我军共歼敌五百多人,常登才荣立二等功。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常登才在朝作战近两年时间,参加大小战斗49次。他感慨道,刻骨铭心的上甘岭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山头上的石头都化成粉末,有15厘米厚。
“能回到祖国,太幸运了!”常登才感叹,当年在跨入国门、踏上国土的那刻,他敞开怀抱用力亲吻祖国的大地。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
和平的阳光洒遍大地
百岁老兵常登才的“战斗初心”
引领江都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向前
来源:今日江都
作者:江都融媒体记者 李丽 通讯员 江萱
编辑: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