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是我们常见的传统观赏植物,犹如牡丹一样,紫藤自古以来也是各大画家喜爱的题材之一,历代文学大家也留下了许多赞美紫藤的诗词文章。唐诗人李白就曾经写过《紫藤树》其中诗曰:“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也足以证明人们对紫藤的喜爱之情。
紫藤遒劲有力,当它缠绕在花架间的时候,就像一条条巨龙用力向上地攀爬般,当我们漫步花架之下,花索荡漾,香飘十里,蜂蝶扑面,惬意浓浓。一团团,一簇簇,远远望去,似翠绿的浪花升腾燃气的淡紫色云霞,清香四溢、典雅而又清丽。
杭人吴晓勇出身学院,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后又师从中国美院教授张耕源先生遂成入室弟子,得西泠名家吴静初先生指授。对潘天寿、吴昌硕以及浙派先贤大家的笔墨与构图进入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他在诸家中用宏取精,精工传统而又锐意葆新。尤其在紫藤一路,自拥奇妙,遐迩于湖嘉圈内,卓然一家。
吴晓勇兄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笔耕不辍二十余年,醉心中国画,用自己的语言和心声,形成了他独特的风貌。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吴晓勇先生身形魁伟,实则文质彬彬,让人觉得内敛而沉稳,他略显谦和热情,又不失文人傲骨,虽不张扬但却是侠义之人。他的豪爽和正直,才气和灵性,见过的人,都会相信他确有君子风范。这个在他的疾风骤雨般的作品中也会多有体现,就如他的个性,不失自然,又极富情趣。
西泠名家、中国美院教授张耕源先生曾经对他不少的学生都做过类似的表态:早一点醒过来,早一点清醒,向古人学习,就是所谓的耐得了寂寞,不要名利心太重。名利心在某种角度上来讲也是一种上进心,但是名利心要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面。有一部分年轻人,在默默无闻的、踏踏实实的在做学问,有的,而且水平很不错,很有希望,那么,像这样的年轻人,能够多一点。年轻一辈,希望大家共同来努力,才能够更好的继承传承。
多年来,吴晓勇先生的国画花鸟画作品等参加全国及省市举办的书画展并获奖,他的作品在百余家报刊杂志和画集中发表和出版。
这也与他长期下沉一线教学,从基础而基础,教授学生无数,积稿成丘,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师古不泥,数十年来悉心研习中国画技法,功底深厚,细致工润,他的大写意简洁精炼用笔沉郁痛快,淋漓水墨,不仅笔墨苍古,线条凝练老辣,而且大气磅礴。
他的花鸟作品,有的清新洒脱,有的空灵超逸。无论造型还是线条,都会令人赞叹!因为线条和笔墨是千古不易的骨力和精神,展现出他深厚驾驭线条的功力。
画之嘉者,无非“静、情、境。”静,宁静淡雅无烦躁;情,情趣,无情不动人,动人必动心,动心才会过目不忘;境,意境,画的最高境界就是意境,画无意境如同嚼蜡,凡中外人士识画者,莫不如此。
作品欣赏
艺术简历
画家 吴晓勇
吴晓勇,字璞存。
中国美术学院张耕源教授入室弟子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浙江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会员
浙江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员
浙江开明画院画师
湖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湖州市少年宫专职美术教师
2017结业于西泠印社篆刻院吴静初高研班
作品分别入选浙江省第二届中青年花鸟画展
浙江省第五届、第八届花鸟画展
浙江省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献礼作品展
第二届中国湖州湖笔文化节湖州-台北两地书画联展
浙江省美协主办湖州市优秀美术作品晋省展
多幅作品发表在《中国花鸟画》
《书与画》《美术报》等专业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