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给家庭,
后半生给自己。
很多人都想“等老了,有一个花园”,
很多人最后都没有实现,
而当她42岁的时候,
她暗暗做了个决定,
后半生就跟鲜花为伴。
她叫Shirley,
42岁时选择提前退休,
把老公、女儿留在上海,
一个人跑到家乡福建霞浦的荒山上,
花300万独自造了一座私家花园,
作为自己养老的居所。
这里是福建宁德霞浦县的牛栏岗村,
拥有全国超长的海岸线,
因为常年累月的有潮起、潮落,
是很多人心目中“中国超美的滩涂”。
这里距离县城,
开车只需要15分钟就能到达。
Shirley打造的1500平米“秘密”花园,
就在这里。
整个花园是6层阶梯式的排布,
南北高差15米,
每一层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
现在,这里种植了近1000多种植物,
没有请设计师和花艺师,
所有的设计和植物种植,
都是她自己完成的。
来到这里,
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仙境,
远处是一片玫瑰紫的霞光、海滩
花园里五颜六色的的鲜花簇拥,
在吊篮上小坐,
就像回到了少女时代的童话里。
可以在鲜花包围的小院里,
和闺蜜们喝下午茶,
也可以在帷幔小帐篷里,
和三五知音聊聊各自近况。
每个女生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花仙子,Shirley也不例外。
爷爷家摆满花花草草的阳台,是她很早开始接触植物的地方。帮爷爷一起摆弄花草,占据了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
1998年,她离开家乡到上海进修服装设计。为了讨生活,她自主创业,每天20多个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后来,她结了婚,在上海安了家。每天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临睡前在床上翻半个多小时手机,看看花草的文章,成了唯一属于她自己的时间,为了照顾父母,还不得经常不往返于老家和上海。
她想,父母的年纪也渐长,不如干脆提前退休,找一个离父母比较近的地方,一边实现自己的“花园梦”,一边陪伴他们。于是,她开始在霞浦周边的村子选址。
当她第一次来到这座山头的时候,正是傍晚,夕阳西下,沿着山坡长满了紫色的鼠尾草。
那一刻万籁俱寂,她想,不如在这荒山建一个属于她的花园,把自己的后半生放在这里。
这块坡地的租期是14年。整个花园的面积大约1500平米,室内面积加起来仅有70多平米。剩下的空间,全部种满了植物。
设计改造的1年半时间里,Shirley7个月一头扎进山里,也没下过山,全靠住在县城的朋友,每天送食物、送水,维持基本生活。
好在她本来就是农村长大,什么活都自己来,吃点苦也没当回事。
改造初期
修建过程中,山上经常停水、停电,有时连晚饭都没法做,她就点一根蜡烛,饿了干啃泡面,一心只想如何把花园打造成理想的模样。
对每个女生来说,谁不想在自己的花园里,把所有喜欢的花草树木都种上呢。结果这样一来,预算大大超标,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花了300多万。
没有请设计师,也没有画过一张图纸,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在脑海里构思、再实践。花园里的每一棵植物、每一个细节,全部是她一个人布置完成的。
现在的花园,一共有6层,是利用地形设计完成的。走在其中,就像走进了花的“纪念碑谷”。
一进门是第一层,也是花园视线最高的位置。站在门口,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海景,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景。
有一座天桥,末端有一个小凉亭。客人来了可以先在这里歇歇脚,左边是一片草坪。
视线最好的地方,恰到好处地安排了观景平台。
往下走是第二层,一棵中华木绣球格外吸引眼球,走到这里你才发现,这座1500平米的花园,是越看越觉得,里面如万花筒一般神妙。
左手边的天井,她用山上搬回来的石头,做了两层的花槽。
矮一点的花槽种的是芳香万寿菊和紫花马缨丹,高的一点种了一整排绣球。她为狗狗搭建的临时住所,也在这里。
二层和三层,只有50公分的高差。三层以圆形的自然草坪为中心,周边长出了各式各样的小野花。
走过三个拱形的花廊,有一步一景的感觉。来花园做客的朋友,都喜欢待在这里。沿着台阶继续往下走,还有一个美人鱼喷泉。
虽然说是一个花园,里面的功能可真不少,第五层有开放式的厨房、餐厅,和3间正对滩涂的客房。
花园建成之后,没做任何宣传,每天却有几百人在门口张望,最夸张的一天,竟有3000多人,都希望进来参观。
于是她想,不如让这个花园也可以让客人进来,于是干脆在这里做了三个球球屋民宿。
民宿在花园里视线最开阔的位置,因为只有三间,所以基本上每天满房。
而有了这三间民宿,基本上花园的开支就能持平,她无需再自己贴钱维护花园,而且客人的人数也恰到好处,既不会过分冷清,也不会太过闹腾。
还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客人喝喝下午茶,一起做做花艺。有了这民宿,她还结识了许多天南海北的朋友,因为有了花的共同主题,海内多了很多知己。
花园里有近1000多种植物,基本都是网购的。她都会用心打理。
每天六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拍照,记录花园每一天的变化。
简单吃过早餐以后,就开始打理植物,浇花、施肥、修剪、种花……中午常常忘记吃饭,一直在花园里忙到晚上,甚至深夜。
每种植物她都只买一两棵,那些植物好像也能感受到她的用心一般,全都在这里疯狂生长,第二年就会繁衍成一大片。
为了防止山体滑坡,她亲自到山上捡石头,每块石头都有30、50斤重。一块一块把它们搬来、垒起来。
花了很长的时间,将原本的斜坡改造成了阶梯状,一层一层的堆砌成护坡。
她还在每一层都设计了独立的排水系统。特别的是,她在厨房的下面挖了一个蓄水池,可以容纳20吨的雨水。这样还节约了水的成本。
在外人看来,这种做个花匠的生活,简直自讨苦吃。但Shirley却从不觉得辛苦。
“这些花花草草,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如果离开一两天,就会很牵挂她们。出门要选择下雨的天气,晴天都不敢离开半步。”
好在她的家人非常理解,现在,除了一年2、3次回上海看望老公和女儿,她基本都待在花园里。
她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有理解自己的家人,也有值得投入的梦想。对于子女,她说:“我觉得不必要太关注,她们有她们自己的路,我只希望她们也能在今后,为自己的梦想而活。”
人到中年,
她忽然觉得,现在才是最好的状态,
“不纠结于当下,
也不忧虑未来,
当人生有这样一个花园,
你就会发现,
眼前的风景,
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素材源自网络,民宿客综合整理,特此鸣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