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南大学城人的青春记忆,总少不了551路公交的参与

2019-09-06   有趣郑州




这是有趣郑州第412篇原创文章

全文字数: 2451

阅读时间: 7分钟

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

郑州,这座号称有着百万大学生的城市,又在9月迎来了开学季,规模庞大的人口迁徙在近半个月开启了。

在郑州读大学,公交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其中,身处龙湖镇的南大学城人,心里感触最深。

丨有环可抓,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2017年地铁城郊线的开通,选择公交出行的学生少了许多。随着地铁的进一步发展,十几万大学生挤公交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但这些公交,永远是南大学城人那段青春岁月中绕不开的话题。



郑州南大学城的公交之痛

南大学城的学校主要集中在龙湖镇,是郑州的四个大学城之一。1994年,龙湖镇第一所大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此建立。

丨551路公交的终点站:升达大学


随后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相继入驻,这给龙湖镇带来了众多人口,但相关配套设施,尤其是交通方面并没有与之匹配起来。

与其他几个大学城不同的是,这里位于行政区划的边界,因此涉及到了许多复杂的历史因素。

十几年前郑州市的81路、19路公交就通往了小刘桥,13路到了苏庄,前面就是龙湖,但这短短的几公里至今还没有跨越。

丨黑压压一片


而学生们经常乘坐的551、552、553路公交,一直存在着车少、车挤、票价贵的问题。

媒体们多次报道,十几万大学生屡次呼吁,龙湖公交相关的微博话题每年都能上热搜火一次,但也都无济于事,市区的1元大公交始终没有到来。

丨龙湖公交梦

一边吐槽,一边又不得不乘坐这些车辆往返市区,就在这样的无奈中,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度过了自己最难忘的岁月。



来郑州的第一课:挤公交!


在地铁还未开通的时候,乘公交到学校依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尤其是开学季,不少新生是第一次到学校,有家长陪同,有大包小包的行李,通往龙湖镇的551路公交站台处,常被围得水泄不通。

丨火车站西广场8号站台的551路公交车

学生们此时眼中已无他物,双眼放光,全身牟足了力气,只待车的到来,向前冲锋。

公交还未驶入站台,大伙已经围了上去,车的前后门处已经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师傅皮中带稳,并不急着开门,带着人群,继续缓慢前进。

丨图片来源于网络

待刹车开门的那刻,冲锋的时间到了。有配合默契的,先上去一人占座,另一人通过窗户将行李递进去;有身材灵活的,直接钻窗户;也有凭借实力,硬挤上去。

那些没能成功的,只能望车叹息,等待下一班了。


丨如今等车的人已经少了许多


新生以为这样的挤车只是偶尔,没想到却是以后几年的开始。学会挤公交,是到郑州上大学的第一课。

苦中作乐的大学生们将这些经历编成了段子,发在了贴吧,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常引得无数南大学城人泪洒键盘。

丨常年挤车让大家练就一身吊环本领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也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551上,你却挤不上来。”

“你体验过在553上被挤得悬空吗?”

“551的空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

“凑合过呗,还能离咋滴?”



上车后的那些事

你以为挤上公交就算完了?这未免也太天真了,战役才刚刚打响。

丨一路坎坷

通往龙湖的公交并不支持刷卡,绿城通到了这里也一无是处了。每辆车上配有一名售票员来收费,这让人有了种坐长途大巴的错觉。

自备零钱,或是扫描收款码,车上即便再挤,售票阿姨在收钱时候也能在前后车厢自如穿梭。

“4块!4块!箱子再加2块!”

丨堆放在一旁的行李箱

如今票价已经由3元涨到了4元,这勉强还能理解的话,行李箱子也要收费2元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不少首次坐车的人都感到很惊讶,从来没听过坐公交还要收行李费的。


丨有位可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往里走,往里走挤一挤,挤一挤,从后门上,从后门上!”

“挤公交,挤公交,不挤能叫公交吗?”

任你挤得脸贴着窗户玻璃,挤得脸贴脸,挤疼了,挤扁了,手挤得发麻了,售票阿姨的这两句话说出后,还是能再塞上车几个人。

有趣君曾带着蛋挞到龙湖镇探望朋友,就是这样被塞上了公交。不幸的是,到达目的地后蛋挞成了碎渣。

当然这一挤,并不全是坏处。一些感情就在这样的拥挤中,迅速发展、升温。

丨我来保护你!

危急的时刻,男孩子对喜欢女孩的保护欲,便会被激发出来,男孩一手扶车,一手将女孩揽入怀中,车上的纷扰自此与两人无关。

爱情总是美好的,即便是在551上。

公交的驾驶位又是另外的一个世界,后面的拥挤、争吵,似乎都与这个位置上的司机师傅没有多大的关系。


丨手握乾坤



从西广场出来后的那些公交车中,就属551最生猛,京广路上没有敢超它的,它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超车的机会。

哪怕在市区堵死的路段上,师傅也一刻不会停息,瞅准空档,见缝插针,果断超车。

丨高架上飞奔

公交开着开着屁股冒烟、带着全车人上绕城高速、桥下钻桥洞、雨天膝盖深的水里亦可赛艇……

这样的新闻,每年都在发生,我们看起来刺激万分的事情,在师傅眼里,早已是淡定的日常。



公交可以往返

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由于是人工报站,一些人听不清楚时,坐过站是常有的事情。售票阿姨常常会反问他们,“哪儿?早都走过了,你自个儿不知道下?”

丨长发飘飘


不过这也没什么要紧的,下车后到对面乘坐返程的车,回去就好了。

可是对于大学里的人来说,四年的时间并没有回头路可走,过后便一去不复返了。

四年结束时的告别,有老师同学、有学校门前的夜市街、有去过的图书馆、有一起嬉戏的湖水边……曾经无数次吐槽的公交,也在这一刻不忍分别。

丨毕业季


文昌路上小吃街的美食香味透过车窗钻进鼻子作祟;全宿舍的人一起挤车到市区饱餐一顿;和喜欢的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前座女孩的长发吹入怀中……

这些在过去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让现在的我们怦然心动。

丨在挤了四年的公交上拍毕业照


今天是9月5日,南大学城中升达新生报道的日子,公交的拥挤程度已不及往年,它们也将逐渐被更方便、快捷的地铁代替。

但那些曾在公交车上度过的青春,会在时光的滋养下慢慢发酵,一直留在记忆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