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加紧生产
连日来,位于江阴-靖江园区的中建钢构生产车间内,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各司其职,生产有序推进,其中,公司专门为埃及苏伊士运河EL-Ferdan双翼平旋铁路大桥设置的钢结构制造车间最为繁忙。
苏伊士运河,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沟通亚、欧、非三洲,每天有成亿吨的货物通行,是埃及政府经济的“生命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纽带,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枢纽。
去年6月20日,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苏伊士运河EL-Ferdan双翼平旋铁路大桥钢结构项目,该项目1.4万余吨钢构件全部由其下属单位——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制造。
“该项目共分两批,首批7106吨钢结构已于年初顺利到达埃及塞得东港。”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生产部资深项管夏月刚介绍,由于疫情影响,企业停工,交通封闭,原定于2月全部完成的第二批次钢结构不得已推迟工期。
春节假期一过,公司抓紧复工准备。在“驻厂员”的帮助下,准备好防疫物资,落实好相关手续,公司于2月18日正式复工。当地公安部门和客运公司帮助开通“返岗直通车”,到河南、四川等地接回百余名员工,并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后有序上岗。
一边是紧急接人,一边是抓紧备货。“企业复工没有原材料生产等于零。”夏月刚说,多亏了当地工信局、海事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打通材料进场渠道,两周内累计进场材料8200吨,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保障。
“平旋铁路大桥大部分钢结构均为超重超长构件,单根构件最大重量达153吨,最长达到40米。”夏月刚介绍,构件零件板超长、超厚、焊接量大、外观成型要求高,是对过程质量控制的一大考验。为了顺利完成项目,公司从设计、生产到运输全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特战队。
中建钢构设计部经理助理严亚飞介绍,为了方便制作、运输及后期埃及桥位安装,设计前期将桥梁钢结构拆分成2337个单元件。“我们设计了1925张构件图,180余张总拼图,近万张零件图。”严亚飞说。
为抢回工期,中建钢构生产管理部做好协调工作,四五个车间形成流水作业。“几百个焊接接头,每个单元件的大小误差都严格控制。”夏月刚介绍,为确保后期组装时严丝合缝,每完成一部分,都会检查质量是否达标,一旦合格立即进行模块化拼装。“预计第二批近7000吨钢结构本月底前完工发运。”
据悉,埃及苏伊士运河EL-Ferdan双翼平旋铁路大桥建成后与法尔达内铁路大桥连通,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平转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