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丨寒雨中施工!洛阳援建者讲述雷神山医院7昼夜“抢工期”

2020-02-13   今报洛阳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张超飞/文图

2月13日凌晨,洛阳北郊机场附近,作为定点接待在洛阳的湖北籍游客的中州雅致酒店,又迎来了一批“客人”。然而这批客人并非是在洛的湖北游客,而是刚刚圆满完成了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任务的中建八局的洛阳施工人员。2月12日,他们圆满完成了雷神山医院各项施工任务后,于当天下午乘车返回,今日凌晨抵达洛阳被安排入住中州雅致酒店集中留观。

出生于军人世家,国家有难就应该挺身而出

汪洋是此次中建八局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洛阳施工队负责人。他们是在2月4日下午五点钟左右接到通知,要组建一支施工队,前往武汉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

“当接到公司通知后,我并没有和家人商量而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汪洋说,这也与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关。汪洋介绍,他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部队军官出身,而他自己也曾在部队服过役,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当国家有难时就应该冲锋在前。

“若有战,召必回,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同时也是共产党员,当国家面临困难需要我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汪洋说。

从当天下午接到通知到第二天早上集合出发,间隔时间很短,但工人们的积极性却特别高,完全不顾当时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险,纷纷报名参加。

限制于当时交通工具不便等原因,汪洋从中挑选了12名队员,作为第一批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突击队,于2月5日奔赴武汉施工第一线。第二批突击队共14名队员,于2月7日赶到了施工现场。

对于汪洋的这个决定,家里人也很是支持,就是妻子十分担心他的安危,“到了那边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并且每天工作忙完要及时给家里通电话报平安。”临行前妻子的千叮咛万嘱咐,让汪洋心里充满了一阵暖流。

每天都靠精神和意志力支撑工作

从到达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第一天起,直到工程圆满完工并通过验收,这期间汪洋带领着26名施工队员,一刻也没有停歇,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早上六点就又从床上爬起来,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施工队刚一进入施工现场,还没来得及停顿和休息,甚至饭都没顾上吃就投入了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医院空调通风、转换系统以及线路等的安装。

由于天公不作美,刚到武汉的前两天遇到了下雨天,施工现场刚好又在楼顶。当时由于物资紧缺,还没来得及配发雨衣等物资,他们一群人就在雨中施工。“当时下雨天气特别冷,还有刺骨的寒风,我们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淋湿透了,冻得浑身发抖。”汪洋说,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工人叫苦叫累。

由于施工区域很小,他们所需要的物资都堆放在路边,只能靠人力将材料搬运到楼顶的施工现场。而且每件物资重量都在200斤左右,需要几个人合力才能搬得起来,手接触的地方都是铁皮毛边。刚去时手套等物资短缺,一天下来,几乎所有队员的手都被磨破了皮而开裂。面对重重困难,施工队的26名队员干劲十足,没有一个人掉队,而是争分夺秒的赶工期。

“既然去了,就不能丢洛阳的人,更不能丢掉我退伍军人的本色,再多的困难也要咬牙坚持下去,大家每天都靠着精神和意志支撑工作。”汪洋说,当时大家的想法就是,工程进度再快一点,医院就能早一天建成投入使用,更多的病患就能得到及时救治。

确保工友安全返回是最大的责任

在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除了紧抓施工进度外,汪洋还有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工友们的人身安全。

为了确保施工队员的安全,汪洋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家召集在一块开碰头会。会上只说一件事,就是疫情防护和施工的安全,每天夜间施工前还会碰头再次强调。

“因为施工现场不稳定因素太多,加上下雨地面湿滑,我们又在楼顶作业,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汪洋说,施工期间他一直都奔走在一线巡查,看工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操作是否合规,尽力督促确保每个人的施工安全。

除了施工安全外,身在疫情重灾区,还要注重工人的疫情防护工作。正常工人每天配备两个口罩,汪洋自己公司又出钱购买了一批口罩,给每个工人每天配备四个口罩,以确保安全。

亲历者丨寒雨中施工!洛阳援建者讲述雷神山医院7昼夜“抢工期”

“因为在临出发之前,我跟工友们做了保证,一定要将他们平安健康的带回去,这也是我作为带队负责人最大的责任。”汪洋说。

在援助雷神山医院建设期间,汪洋还度过了他的29岁生日。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九,是他29岁生日。当天凌晨十二点多,汪洋收到了媳妇发来的祝福短信,叮嘱他要注意安全、注意保暖。当时他正连夜施工没顾上看,忙完后累的倒头就睡,直到六点起床时才看到媳妇的祝福。

生日这天汪洋并没有告诉身边的工友,怕耽误工作,只有一个技术员知道,私下给了他一包烟,他自己则是吃了几根火腿肠算了过了生日。虽然很简单,但汪洋却称,这个生日让他一生难忘。

这一天,刚好也是他们工程顺利完工日子。在验收通过并收拾完扫尾工作后,当天下午汪洋就带队乘车从武汉返回了。直到踏上返程车辆的那一刻,大家紧绷了几天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下来。上车没多久都倒头睡着了。看着熟睡的工友,汪洋从内心深处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